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

ID:55534394

大小:1.0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5-16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_第1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_第2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_第3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_第4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1讲 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考点训练)(无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讲 浮力考点一浮 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物理学中把这种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___________.同样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___________对它的浮力.2.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存在_________差而产生的,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__________所受的___________,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

2、浮=G排.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大小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因素决定.温馨提示: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考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浮沉条件:上浮:F浮___G物(ρ物___ρ液);漂浮:F浮___G物(ρ物___ρ液);悬浮:F浮____G物(ρ物____ρ液);下沉:F浮____G物(ρ物____ρ液).2.浮力的应用:(1)轮船的大小用_

3、__________表示,它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__________;(2)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_____实现上浮、下潜;(3)气球、飞艇靠改变________实现上升、下降;(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________状态.在所能测的任何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_---.3.计算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F浮=G-F示;(2)浮力产生原因:F浮=F下-F上;(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4)利用浮沉条件: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温馨提示: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经常一起应用于求解有关问题

4、.一般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由F浮=G-F示求出浮力,再根据F浮=ρ液gV排求解有关量.考点一浮 力命题点:(1)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2)弹簧测力计法测浮力;(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例1(2020·龙岩)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命题点:(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2)浮力的计算.例2(2020·鄂州)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

5、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2)图中_____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桶与排出水总重G1/N空桶重G0/N浮力F浮/N排开水重G排/N11.20.71.10.60.50.522.01.51.00.60.50.432.41.70.60.70.7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

6、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2020广东省,第22题)如题22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

7、,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⑴物体A的密度是g/cm3,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如图,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Pa。⑵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N,台秤的示数为N,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Pa.例4.(2020年重庆市B卷,第7题)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半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5甲;图5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D.物体刚

8、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考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命题点:(1)物体的浮沉条件;(2)潜水艇、热气球、密度计、轮船等对浮力知识的运用.例5(2020·丹东)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B.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