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55553517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7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教师这时再出示书上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出示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探究活动中验证“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准备:课件不同长度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课本8

3、2页例3情境图。(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可以怎样走?(2)为了描述方便,我们把这几条路线分别标上号,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理由)2、说一说,为什么选中间这条路最近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但对学生的说法,教师不作过多的评价,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3、请同学看一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

4、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1、实验一:用在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出的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2、实验二: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能摆成三角形。(1)每个小组用准备好的三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小组合

5、作完成)(2)课件出示记录表,小组代表汇报操作记录。(3)观察记录表的操作记录,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生汇报后,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在上个环节的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得出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其中任意两根的和都大于第三根。)(5)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6)观察得出的结论,你觉得哪个词比较重要?(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三、应用深化1、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

6、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释疑,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2、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快捷的判断方法,从而使知识得到了新的拓展。)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和5㎝的小棒。(1)用长度为3㎝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可能是()㎝。四、反思回顾:回顾本节所学内容,谈收获。板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

7、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

8、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