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

ID:55566182

大小:1.4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5-18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_第1页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_第2页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_第3页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_第4页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固相催反应动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本章核心内容:介绍了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固体催化剂的特征参数和均匀及不均匀吸附等温方程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控制步骤的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本章的重点在于讨论有关固体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传热耦合的宏观过程、宏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前已述及,化学反应可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两大类。均相反应动力学因无相间传质传热阻力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而气固两相催化反应存在相间传递阻力,使可测的主体气流温度和浓度与实际反应值不同,为了描述真实的反应速率,进行有效的气固催化反应器设计,

2、从第五章开始,将学习和讨论气固非均相反应动力学及其反应器设计内容。本章从它的机理方程入手,详细讨论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规律。5-1气-固相催化反应5-1-1气-固相催化反应概述所谓气固相催化反应是指在反应条件下,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反应物和产物均呈气态的一类化学反应。例如,氮气和氢气在固体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合成反应,二氧化硫在固体钒催化剂表面上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合成气在铜基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合成甲醇的反应等等,都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这一类型的催化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大,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及

3、其反应器设计等相关内容成为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固体催化剂表面这个反应平台,它不仅可以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离不开固体催化剂表面积S这个参变量的引入,即(5-1)固体催化剂表面积是固体催化剂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对于特定的催化剂而言,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几乎是一个常量,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也常常用固体催化剂质量W替代式(5-1)中的S。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气固相催

4、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开发设计、选型、优化操作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而从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定义式(5-1)可知,要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将离不开对固体催化剂表面状况的详细了解和掌握。5-1-2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在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通常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因此,了解和掌握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表征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固体催化剂表面通常是固体催化剂内、外表面的统称。不难理解,所谓外表面指的就是可观察到的固体催化剂颗

5、粒的外层表面,而内表面指的是不可观察到的固体催化剂内各种孔道表面积的全部。很显然,对于规整型的固体催化剂颗粒而言,测量和计算外表面积的大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若要对其内表面积进行定量描述,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固体催化剂内表面积的大小与催化剂颗粒内部孔道的形状和大小(即孔结构)密切相关,颗粒内的孔结构不能直接测量和计算,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一般用BET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用压汞法测定孔径大小。催化剂颗粒的孔结构可用如下几个参数表征:(1)孔容或孔体积—单位质量固体颗粒的孔体积,用VP表示,其单位为cm3/g;(2)比表面积—

6、单位质量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用Sg表示,其单位为m2/g;(3)孔隙率—对单个固体颗粒而言,具有的孔体积在颗粒体积中所占的百分率,用表示;(4)孔分布曲线—不同孔径的孔体积随孔径的变化关系;(5)平均孔半径—统计结果,用表示,其单位为nm。孔容VP和孔隙率可由颗粒的真密度ρt和假密度ρp求得。所谓真密度是指催化剂颗粒的真实质量与真实体积之比(g/cm3)。其中催化剂颗粒的真实体积可通过苯置换实验测定。因为苯不仅能进入到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缝隙中,而且还可以进入到催化剂颗粒内的毛孔中,将其中的气体置换出来。实验可以这样设计:量取

7、一定体积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和液体苯,然后将两者混和到一个标有刻度的容器中,待稳定后读取混合体积。显然混合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之和,混合前后总体积之差就称为苯置换体积。苯置换体积既包括了催化剂床层中颗粒间缝隙体积,也包括了催化剂颗粒内孔的体积。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真实体积(骨架体积)就等于催化剂颗粒的外观体积(量取体积)与苯置换体积之差。从而可得到固体催化剂颗粒真实密度的计算式,由于真密度是通过苯置换法测定的,所以人们习惯上也将其称为苯置换密度。所谓假密度是指固体催化剂质量与假体积之比(g/cm3)。假体积可通过汞置换法来确定,所

8、以也将其称为汞置换密度。实验设计可同苯置换法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用汞取代苯。因为汞在通常情况下只会浸入到固体催化剂床层颗粒间的缝隙中,不会进入催化剂颗粒的内孔,所以汞置换体积实际上就是固体催化剂颗粒的外观体积。由此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的密度称为假密度(),即通过上述的讨论可知,由假密度和真密度计算的体积之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