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

ID:55570448

大小:2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8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3页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4页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成孔→第一次清孔→桩位检查→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成桩2、施工工艺控制要点:①、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前在桩位埋设6~8mm厚钢板护筒,内径比孔口大100~200mm,埋深在黏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应控制在50mm之内,同时挖好泥浆池、排浆槽。②、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应先平整场地,必要时铺设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钻机平稳、牢

2、固,对钻机导杆进行垂直度校正。③、钻头选用:在黏土、砂性土中成孔时宜采用梳齿钻头,刀头的数量根据土层的软硬布置,注意要互相错开,以保护刀架,在卵石及砾石层中成孔时,宜选用平底楔齿滚刀钻头,在较硬岩石中成孔时,宜选用平底球齿滚刀钻头。④、泥浆制备: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胀土,同时拌制泥浆应根据工艺和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⑤、成孔:回转钻机应注意,成孔时控制钻进速度,采用减压钻进,保证成空的垂直度,并根据土层变化调整泥浆的相对密度和黏度。并注意,在淤泥

3、和砂性土中钻进时宜适当增加泥浆的相对密度,在卵石、砾石中钻进时应加大泥浆的相对密度,提高携渣能力。在卵石、砾石及岩层中成孔时,应增加钻具的重量即增加配重。⑥、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加压,开始应轻压力、慢转速,逐步转入正常。加压靠钻具自重调整吊绳进行,一般土层,不超过10KN,基岩中钻进为15~25KN。⑦、钻机转速:对合金钢钻头为180转/min,钢粒钻头为100转/min。在松软土层中钻进,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土层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⑧、第一次清空:桩孔钻进

4、只涉及深度厚,进行清空。如泥浆中无大颗粒钻渣时可采用置换泥浆法清孔,反之有较大颗粒的砂石,应采用反循环清孔,孔深50m以内的桩可采用泵吸反循环工艺。⑨、清孔后测量孔径和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吊入钢筋空和导管,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第二次清孔。待孔底沉渣厚度要满足桩得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3、施工操作防护措施:①、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变形措施。放入桩孔时,应绑好保护层垫块或垫板。钢筋笼吊入桩孔时,应防止碰撞孔壁。②、安装和移动钻机、运输钢筋笼以及浇灌混凝土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

5、场的轴线控制桩和水准基准点。③、桩距小于3.5d(d为桩径)的挤土(或部分挤土)灌注桩应采取跳打发施工,以防对刚成孔或浇筑完的邻桩质量造成影响。④、在开挖基础土方时,应注意保护好桩头,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桩头,造成断桩或倾斜,桩头预留的钢筋,应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⑤、冬期施工时,桩顶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防止受冻。⑥、成孔机械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成孔作业时突然倾倒,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⑦、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应根据设备情况。地质条件和孔内情况变化,认真控

6、制泥浆密度、孔内泥浆高度、护筒埋设深度、钻机垂直度、钻进和提钻速度等,以防塌孔,造成机具塌陷事故。⑧、灌注桩成孔后在不灌注混凝土之前,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⑨、所有成孔设备,电路要架空设置,不得使用不防水的电缆或绝缘层有损伤的电线,电闸箱和电动机应有接地装置,加盖防雨罩,电路接头应安全可靠,开关应有保险装置。⑩、混凝土灌注时,装。拆导管人员必须带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丝掉入桩孔内,拆卸导管时,其上空不得进行其他作业,导管提升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垫稳或挂劳。4

7、、施工注意事项:①、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刚才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如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②、钢筋加工前,应对所采用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严禁使用。钢筋加工前,应先行调直,使钢筋无局部曲折。③、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要求:包括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加筋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以免妨碍导管工作,钢筋笼的

8、内径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长桩笼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和总长度计算确定,应确保钢筋笼在运输、起吊时不变形,相邻两段钢筋笼的接头需按设计要求错开,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按50%间隔错开,错开距离≥35d(d为主筋直径)。应在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可采用与桩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混凝土垫块或用钢筋焊在竖向主筋上,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并均匀布置。钢筋笼顶端应设置吊环。大口径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应在内部加强箍上设置十字撑或三角撑,确保钢筋骨架在存放、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