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

ID:55572509

大小:671.2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8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_第1页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_第2页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_第3页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_第4页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l期闽台文化研究FUJIAN一I.AIWANCU删RALRESEARCHNo.1.2Ol5(总第4l期)GeneralSalNo.41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骆婧(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仪式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进程中诞生的特殊形态.广义包含作为祭祀仪式之献礼的所有民间戏剧,狭义则专指巫术仪式之遗存的戏剧。闽台两地活跃着傀儡戏、打城戏、法事戏等几种仪式戏剧类型,它们由于艺术化的程度不同而在演进中呈现不同的形态。从演出市场和演出内容两方面比较可知,上述三种戏剧形态之所以止步于不同的阶段。源于文化生态的差异,

2、尤其是“信仰”和“艺术”这两大核心文化要素之影响比重的不同。在相对闭塞、神秘的信仰仪式中,艺术因子渗入的比重有限,只能形成仪式戏剧的初级阶段——法事戏。一旦信仰环境趋于宽松,艺术比重的不断增加终使仪式戏剧的成熟成为可能。然而,通过打城戏和提线傀儡戏的对比可知,艺术比重是否能够超越信仰而推动仪式剧种向世俗戏剧蜕变。还要取决于不同的剧种特性。关键词:仪式戏剧;闽台戏剧;文化生态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随着全国各地傩戏、目连戏生存状况得到披露,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信仰、民俗与戏曲之间的互融关系。学者们日益发现这些戏曲形态的重要价值.甚至尖锐地指出传统研究模式

3、的漏洞:“⋯⋯上述研究无论再科学、再严谨,对于戏剧史这门学科的贡献都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它们忽视了戏剧与诗文、小说的根本区别.也忽视了戏剧形式本身产生、发展的过程,更忽视了民间戏剧、少数民族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以及戏剧与宗教、民俗的关系。一句话,它们忽视了中国戏剧史的潜流。”⋯当“潜流”重新回归研究视野,首要的任务便是对这类特殊形态进行定义。从前贤的研究来看,界定其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几种角度的考虑:一是从戏剧发生学的角度,强调此类戏剧形态对于戏曲所具备的源头意义。比如余秋雨先生所提的“原始演剧形态”。[2]然而“原始”一词似乎过分强调此类戏剧形态在戏剧起源

4、中的作用,却忽视了其一直贯穿于中国戏剧发展之始末的事实,容易给人以理解上的误导。二是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这种特殊戏剧形态特殊的文化功能。比如田仲一成先生提出“祭祀戏剧”概念。他认为“农村戏剧的本质就是与农村祭祀礼仪相结合并作为其中一部分而上演的戏剧,用‘祭祀戏剧’这个词语来界定之,并从这个视角出发,尝试重新审视中国戏剧史。”[3由上论述,“祭祀”一词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巫系”戏剧的特性。以刘祯先生为代表,则更看作者简介:骆婧(1982~),女,福建省泉州市人,文学博士,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5、目:“闽台仪式戏剧研究”(12YJC760059)。·56·骆婧: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重此类戏剧形态的“民间”特性:“⋯⋯我认为目连戏也好,傩戏也好,其他祭祀表演形式也好,最为根本的是它的民间性质。⋯⋯概括地看,以目连戏、傩戏为代表的这种民间戏剧的表演主要有三大特征,即仪式性、民俗性和质朴性。”[4无论是“祭祀戏剧”还是“民间戏剧”。似乎都存在表述上的泛化,“祭祀戏剧”不仅局限于田仲一成所说的“农村”,上古时代官方就推行蜡祭,而苏东坡则将其视为“三代之戏礼”。恫样,“民间”一词的意义指向也是模糊的。活跃在民间的戏剧显然并不只用于仪

6、式,活跃在勾栏、戏园里的为广大普通市民服务的往往是纯粹娱乐性的观演活动。还有一些学者倾向于强调此类戏剧形态的演出场域与观演关系。从而提出“仪式戏剧”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台湾学者王秋桂提出,“重视祭祀仪式临场演出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C6]胡天成先生继而提出更明确的概念:“祭祀仪式是仪式戏剧的载体。仪式戏剧有赖于祭祀仪式而存在,没有祭祀仪式也就没有仪式戏剧。因此,我们可以说,仪式是仪式戏剧的基本特征,在仪式戏剧范畴内,无戏不仪”。-7依笔者浅见。“仪式戏剧”一词尚存探讨的必要。实际上,依据对“仪式”一词理解的不同,仍然可以存在两种不尽相同的戏剧形态。

7、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在其著作《文化论》中指出,对文化要素的分析应注重其功能:“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s]依据此论断,从仪式功能角度出发,由巫术、宗教法事直接生发的仪式戏剧,在民间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巫术式效用,如驱邪、超度、除病、延年等等。皆是旨在通过仪式对人们生活起直接的作用。而由民间艺术诞生,长期作为民间庙会、社火等宗教仪式一部分的世俗戏剧,在民间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宗教式效用,即作为献给神灵的供品。而关于“巫术”与“宗教”的差别,弗雷泽

8、早在《金枝》中有明确的论述。弗雷泽认为,巫术在本质上看与科学更为一致,“在自然界一个事件总是必然地和不可避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