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

ID:55574683

大小:21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18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_第1页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_第2页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_第3页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_第4页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二章采区地质情况………………………………………第一节采区概况…………………………………………第二节采区地质情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一节采区储量………………………………………….第二节采取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采区方案设计………………………………第一节采煤方法选择…………………………………….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第三节开采顺序………………………………………….第四节采区车场与硐室……

2、…………………………….第五章回采工艺与技术管理…………………………第一节回采工艺……………………………………………第二节回采工作面技术管理………………………………第三节回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第六章采区生产系统…………………………………….第一节采区运输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第三节采区供电………………………………………………第七章采区车场与硐室…………………………………….第一节采区上部车场………………………………………….第二节采区中部车场……………………………………………第三节采区下部车场…………

3、………………………………….第四节采区硐室…………………………………………………..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九章采区施工准备与采掘交替计划…………………………淝江煤矿交通位置图耒阳市淝江煤矿注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矿井名称、位置、交通概况淝江井田位于郴耒煤田白沙向斜东翼,位于耒阳市东南约14公里,属于镇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12056′17.6″~112058′05.8″;北纬26018′47.2″~26022′02.8″。井田围:南起39勘探线与前进井田相接,北止F2断层与庙井田相邻,东始9煤露头线,西到8煤层与F1断层交界处。走向长5.2公里,倾向宽0.5-

4、1.2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矿井有公路经镇夏塘区、在司兰挤与安仁至耒阳公路相接,在耒阳市进入107国道。矿井到耒阳市约40公里,距矿井3公里的庙煤矿有矿区专用标准铁路,经白山坪煤矿与京广线铁路浪石坪火车站相接,里程约10公里。井田西南部有耒水流过,常年通航10-20t机动船,交通较方便。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形:本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形,水沟较发育,地势以中部较高,淝江附近与北部较低。井田最高地形标高287.6m(位于牛仙岭),最低标高为81.5m,最大相对高差206.1m,一般高差为80~140m(二)水系:耒水流经井田西南角,河宽250~450m。据省水利厅水文站1951年5月

5、1日至1957年观测资料:最大流量4730m3/秒(1956年6月23日),最小流量26.9m3/秒(1954年11月7日)。(三)气象:气象资料来源于耒阳市气象站,据1958年至1991年观测:年最高气温为每年7、8月份,最低气温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最高气温为摄氏40o(1971年7月21日),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7.7o(1972年2月9日),平均气温一般在17.1o-18.8o之间。雨量丰沛季节在每年的2~5月,8月至次年的元月雨量显著减少,最大日降雨量165.1mm(1976年7月9日),最大年降雨量1863.5mm(1961年),最小年降雨量960.9mm(1971年)

6、,最大月降雨量436.8mm(1975年5月),最小月降雨量0.4mm(1966年9月),年主要风向为西北风。三、矿井工作制度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中规定,参考《关于煤矿设计规中若干条文修改的说明》,确定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三八制作业,净提升时间为15小时,矿井窜车提升。四、成煤时期、煤系地层及含煤层数本井田龙潭组地层厚684.44m,其中“托底砂岩”(动物化石泥岩底部的中粒砂岩)之上的含煤段,是本次补勘的主要对象,其厚度为408.93m,含煤十余层,自上而下命名为1、2、5、6、7、8、9煤层,煤层总厚度为15.80m,含煤系数为3.9%,其中可采煤层为6、

7、7、8煤,可采煤层厚度为8.18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2%。由于侏罗系地层的剥蚀,本井田仅保存5、6、7、8煤层,其中主采煤层为5煤,全区可采,6煤同样全区可采,7煤局部可采,9煤不可采。五、煤层特征Ⅰ、5煤层由于受侏罗系地层的剥蚀,该煤层仅保留于浅部及深部,在46线以南的-170~-320m水平被破坏。煤层直接顶板多为粉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部多为细砂岩,上部为粉砂岩。煤厚1.6~2.0m,平均1.8。钻孔穿孔穿过层位13个点,无0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