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到化学.ppt

从实验到化学.ppt

ID:55627127

大小:60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5-21

从实验到化学.ppt_第1页
从实验到化学.ppt_第2页
从实验到化学.ppt_第3页
从实验到化学.ppt_第4页
从实验到化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实验到化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图1、图书馆陈列的图书图2、商场摆放的商品对于多达千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学物质单质化合物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酸碱氧化物盐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种类、类别分类按得氧,失氧分类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B+C复分解反应AB+CD=AD+BC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2、。分类的意义:H2SO4HClHNO3H2SO3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交叉分类法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树状分类法H2SO4HClNaOHCa(OH)2Na2SO4CaCO3CO2CaO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石油产品及其应用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液化石油汽汽车发动机燃料飞机、煤油炉燃料柴油发动机燃料机油各种化工原料铺路树状分类法1、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可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属同类的物质?(1)选___.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2)选___.标准是_________

3、_______.A.盐酸B.浓硫酸C.硝酸溶液D.纯碱D其它三种都是溶液D其它三种都是酸九种分散系(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前者属于被分散物质;分散剂: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汽汽空气液汽云、雾固汽烟灰尘汽液泡沫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固液糖水、油漆汽固泡沫塑料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固有色玻璃、合金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溶液<1nm稳定、均一饱和Na

4、Cl溶液胶体1~100nm较稳定、均一豆浆浊液>100nm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小结:三种分散系对比,溶液是最稳定的,而浊液是很不稳定,胶体则介于两者中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胶体与溶液的区别:【实验2-1】Fe(OH)3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见P25: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

5、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实验2-2】验证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现象:可见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结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P26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物理方法【实验2-3】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现象:结论: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

6、明的。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液分散质粒子则不行补充:思考:如何分离胶体和溶液?(半透膜:只能容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通过的薄膜)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由于胶体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所以可以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一定时间之后,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检测不出的是: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1.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一定时间之后,烧杯中能

7、够检测出的是:氯化钠检测不出的是:淀粉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阴极+阳极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2.电泳: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物理方法:溶解法如肥皂、淀粉、蛋白质溶解于水可直接得到胶体机械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溶于溶剂得到胶体,如将碳粉制成碳素墨水3.胶体的制备化学方法:水解

8、法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复分解反应法如碘化银胶体的制备:AgNO3+KI=AgI(胶体)+KNO3——思路: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减弱胶粒间的电性排斥,从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沉淀下来。应用实例: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