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

ID:5563610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8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_第1页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_第2页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_第3页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_第4页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LC在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来源:开关柜无线测温http://www.testeck.com本文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于车床数控系统的控制原理;系统设计方法;输入、输出点数确定;程序设计及手动操作梯形图设计。关键词:数控系统;PLC;梯形图;车床1引言PLC在机械制造的设备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中,用PLC作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PLC技术、功能不断完善,这将是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加以讨论。2车床的PLC数控系统控制原理设计2.1车床的操作要求车床一般加工回转表面、螺纹等。要求其动作一般是X、Z向快进、工进、快退。加工过

2、程中能进行自动、手动、车外圆与车螺纹等转换;并且能进行单步操作。2.2PLC数控系统需解决的问题车床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而PLC一般只适用于动作的顺序控制。要将PLC用于控制车床动作,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产生驱动伺服机构的信号及X、Z向动作的协调;2)如何改变进给系统速度;3)车螺纹如何实现内联系传动及螺纹导程的变化。将PLC及其控制模块和相应的执行元件组合,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2.3数控系统的控制原理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工作就是将刀架、X、Z向进给改为数控控制。根据改造特点,伺服元件采用步进电机,实行开环控制系统就能满足要求。Z向脉冲当量取0.01mm,X向脉冲当

3、量取0.005mm。选用晶体管输出型的PLC。驱动步进电机脉冲信号由编程产生,通过程序产生不同频率脉冲实现变速。X、Z向动作可通过输入手动操作或程序自动控制。车螺纹的脉冲信号由主轴脉冲发生器产生,通过与门电路接入PLC输入端,经PLC程序变频得到所需导程的脉冲。刀架转位、车刀进、退可由手动或自动程序控制。图1为数控系统原理图。[1]3PLC输入、输出(I/O)点数确定所设计的车床操作为:起点总停、Z、X向快进、工进、快退;刀架正、反转;手动、自动、单步、车螺纹转换。因此,输入需14点。根据图1得输出需9点。I/O连接图如图2所示(以三菱F1S-30MT)为例。图2I/O连

4、接图4驱动程序(梯形图)设计4.1总程序结构设计手动、自动、单步、车螺纹程序的选择采用跳转指令实现。图3是总程序结构框图。若合上X12(X13、X14、X15断开),其常闭断开,执行手动程序;若X12断开,X13全上,程序跳过手动程序,指针到P0处,执行自动程序。图3总程序框图4.2手动程序梯形图设计手动程序、自动程序需根据具体零件设计,这里仅以Z向快进、工进、快退的动作为例加以说明。其梯形图如图4所示。图4Z向手动程序梯形图在执行手动程序状态下,按X0,Y1接通,作好起动准备。按X2,辅助继电器M0接通。通过T63计时及Y2触点组合,产生频率为103/2i的脉冲信号(i

5、为计时时间,根据需要设定,单位为ms),驱动Z向快进。当按下X3时(M0断开),M1接通,M1与定时器T32组合使Y2产生频率为103/2j的脉冲(j>i),由Y2输出,实现工进。按下X4时,M0、Y3同时接通,电机快速反转,实现快退。限于篇幅,其它程序梯形图略。[2]5结束语数控车床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但高精度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而且在实际生产中有大量形状不太复杂、精度要求一般的零件,这就需要精度一般的数控车床加工。同时,我国现有大量可用的普通车床,对这些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是用少的投资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前车床数控化改造用的是Z80、8

6、031芯片作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价格较贵且系统较复杂。用PLC作为车床的数控系统,有成本低、系统简单、调整方便等优点,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