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仅参考).doc

教育学(仅参考).doc

ID:55637732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22

教育学(仅参考).doc_第1页
教育学(仅参考).doc_第2页
教育学(仅参考).doc_第3页
教育学(仅参考).doc_第4页
教育学(仅参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仅参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学概述(填、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孔子、苏格拉底、学记,夸美纽斯康德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布鲁纳)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起源学说的三种观点及其代表人物1.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2心理起源论(孟禄《教育史教科书》)3劳动起源论*原始社会古代农业社会,近代工业社会教育的发展和特点1.原始教育:教育者不固定、没有专门的受教育的学生、教育内容十分简单、以口语为教育工具。2.古代教育: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学校教育形式得

2、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和完善。3.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教育: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工业社会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延长、教育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理念形成;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制、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内容日益丰富;社会主义教育阶段:以马克思作为指导思想、以人类的先进思想、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内容教育年轻一代、比资本主义更好的实现了教育平等、教育与宗教分离第三章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质的特性及表现(简)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

3、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填)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简)1.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及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2.教与学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3.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简)1.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再次,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2.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首先,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其次,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

4、育的权利。再次,政策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一是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与方法的更新,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二是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对象三是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新的学科和跨学科出现。四是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五是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4.人口和生态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生活在生态环境之中,人口和生态环境对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等也都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社会意识形态也影响着

5、教育的发展。*教育功能的定义(名)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1.教育的经济功能首先,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教育能把单维度的领导者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再次,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第三,教育通

6、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3.教育的文化功能(1)文化保存和传递功能(2)活化文化的功能(3)文化选择的功能(4)文化批判的功能(5)文化交流、融合的功能(6)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论述)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稳定性和可变性。(3)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

7、,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可变性是指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3)不均衡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4)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5)整体互补性整体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