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论文.pdf

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论文.pdf

ID:55653058

大小:141.6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3

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论文.pdf_第1页
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轨道交通技术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杨海军(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11)[摘要]介绍轨道车辆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的现状,从工艺流程及试验手段两方面提出工艺优化设计,将优化后的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缩短了车辆调试周期,提高了劳动效率。关键词轨道车辆导通耐压试验工艺优化0引言下测试5次,围绕车辆走2圈才能完成全部试验内容,2人共花费1h测试时间。轨道车辆线路的导通及耐压试验是线路试验的两个主要工序,是对整车配线、接线正确性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把关,是后续通电调试试验正常、顺利进行的保障_1]。

2、传统铁路客车线路导通及耐压试验在接线前实施,耐压人员先将轨道车辆所有配线在电气综合柜处剥线短接,再逐个验证电气设备线路的导通性;待导通测试完毕,再分回路按不同耐压等级对配线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最后由接线人员图1优化前的导通试验作业流程图完成接线作业及再次导通测试。传统试验工艺流程为配线、导通试验、绝缘耐压、接对图1作业流程进行优化。第一步,LJB1和IJB2接线、二次导通测试、单车调试。接线后再设置一次校线,线完毕后作为中间过渡节点进行线路的贯通测试,整个测虽然可确保接线的正确性,但是延长了车辆的生产周期。试过程仅需测试E—F、E—

3、G、E—H—I、E—H—J间的传统耐压试验需进行剥线短接,有轨车辆大量使用短接线线路通断;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布置及电气功能,在一位角及线夹,车辆线路凌乱,部分短接线线头裸露,易造成回测试回路A及E—F,在二位角测试回路B及E—G,在四路间绝缘不良,增加车辆试验故障点;试验后的短接线易位角测试回路D及E—H—J,最后在三位角测试回路C遗漏车内,存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工艺流程和及E—H~I。测试时,车上人员不需走动,车下人员仅绕试验手段两方面对轨道车辆的导通耐压作业方式进行优化车1周即可完成相应线路的测试,2人共花费0.5h。改

4、进。2试验手段优化1工艺流程优化2.1运用短路工装参照动车组车辆的总装生产流程,优化铁路客车的总铁路客车导通耐压试验时大量采用耐压短路工装,极装生产流程,将导通试验工序安排在车辆接线完毕后实大减少了车辆现车的短接操作,提升了导通及耐压试验效施,取消绝缘耐压试验后的二次导通试验。该生产流程在率。在试验中大量使用灯短接连接器,在各灯的跨线处单保证接线完毕后线路正确性的基础上简化了整体生产流独将正负线短接,只需确认电气柜至最后1个灯的通断,程,缩短生产周期1天。优化后的电气工艺流程为配线、就可验证所有灯的接线。在1次试验中,可完成40多

5、个接线、导通试验、绝缘耐压、单车调试。灯的跨线试验,导通及耐压试验的工作效率均大幅提高。导通试验作业过程中,适当调整传统导通试验作业顺电气综合柜内走线及接线一步到位,接线端子压接完序或作业方法,可提高测试效率。图l是优化前的导通试毕后进行导通耐压试验。进行耐压试验时,配合使用大量验作业图。短路线夹及WAGO短接工装连接器,在工装上将直流回图1中,导通试验作业分段实施,需测试1O次(A~路及交流回路分相短接。J)才能全部完成;按电气功能(A、B、C、D为网络控制2.2简化耐压试验前短接操作线路,其余为播音及控制功能线路)分区测试,2

6、个测试人对于部分电气柜,通过减少接线排线路的分解操作,员需在车上、车下多次走动才能完成全部测试。整个测试(下转第46页)过程中,试验人员需在车上一车下测试5次,在车下一车收稿日期:2o14一Ol一12作者简介:杨海军(1982一),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轨道车辆电气调试技术。电工技术l2014l7期l33电机技术感应强度B为1T,因此实际温升、温差、铁损等测量值度,若实际磁感应强度未能达到规范要求,则需调整更改需计人折算系数口一(B/B)。一(1/B)。。线圈匝数直至其满足规范要求。6.2单位铁损PFe计算(2)试验过程中若定子

7、铁芯温升或温差指标超出规范要求,应及时停止试验并分析查找原因,处理合格后再次定子铁芯单位铁损P=aP。/G。其中,口为电磁感应进行试验。强度折算为1T时的折算系数;P。为实测总铁损,w;G(3)励磁线圈须按同一方向缠绕,在铁芯和机座棱角处为铁芯轭部总质量,G=LS×7.8×10。,单位为。用3mm的绝缘橡皮包绕励磁电缆并用扎带固定在电缆上。6.3温差及温升的折算(4)试验期间不得携带任何金属物品进入试验封闭区最高齿温差t。一“(一£。)。其中,t为最高铁芯齿端域。温度;t为最低铁芯齿端温度。(5)试验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双手同时触及铁

8、芯,严防最高温升t。。一&(一。)。其中,t。为最高铁芯轭部温触电事故的发生。度;t。为铁芯最初温度。(6)试验区域附近不得进行可能产生大噪音的其它作6.4试验结果分析评估业。根据GB8564规范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认为定8结束语子铁芯不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