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

ID:55667049

大小:565.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5-23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_第1页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_第2页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_第3页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_第4页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2009年广东地区化学科化学专题--电化学基础优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电化学基础复习要求:正确区别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不同,掌握原电池、电解规律的应用及有关电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知识概括:一个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个转化: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三个条件:原电池、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四个池子: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精炼池一、原电池化学电源内容:必修2P39~46选修4P71~78高考直通车P171~1762、原电池反应原理及工作原理:Zn-2e-=Zn2+氧化反应2H++2e-=H2还原反应+++---失e-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电流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一、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反应原理:通过自发的氧

2、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ZnCuH2SO4溶液Ae-(1)两极负极:正极:活动性强的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或化合物)(2)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根据电解材料,可选择酸、碱、盐溶液作为组成的电解质溶液)(溶液或浆状物)(3)形成闭合回路课本p71图4-1(有活动性差)练习:找出下列能组成原电池的装置?指出其电极及方程式(F)NH4Cl溶液稀H2SO4(D)(E)NaCl溶液酒精(B)(A)CuSO4溶液(C)KOH溶液Ag2OAlGH一、仅有一电极材料参加反应二、两电极材料均参加反应如图所示,氢氧燃

3、料电池两电极均由多孔碳组成。通入气体在电极表面放电,总反应式为:2H2+O2=2H2O,写出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三、电极材料均不参加反应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得失电子后生成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哪些微粒能反应。基本的思路、方法:(1)谁得电子(正极)(2)谁失电子(负极)例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0C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阳极反应式:2CO+2CO32-=4CO2+4e-阴极反应式:________

4、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2CO2+4e-2CO32-2CO+O22CO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得失电子后生成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哪些微粒能反应。技巧:注意抓住总反应方程式考虑。基本的思路、方法(1)谁得电子(正极)(2)谁失电子(负极)4、微粒变化5、应用(1)提供电源(能量)(2)区别金属活性(3)加快反应速率(4)保护某些金属题1的原电池中,PH会变小的是(),PH会变大的是()。思考: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请你用原

5、电池的有关知识对该燃料电池进行分析。再思考: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A二、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内容:选修4P85~89高考直通车P176~182思考题: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阴

6、极:Cu2++2e-=Cu①阴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②阳极有黄绿气体产生。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c(Cu2+)↓、c(H+)不变c(Cl-)↓、c(OH-)不变CuCl2=Cu+Cl2↑电解CCCu2+H+Cl-OH-现象:反应原理:结果:微粒变化:总反应式:能量变化:电能→化学能提供e-发生氧还反应电解池1、反应原理: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2、组成条件:①电源(直流)②两极惰性电极(不发生反应)如:C、Pt、Au等非惰性电极(Fe、Cu等金属)阳极反应,阴极不反应。③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3、电解池反应原理及工

7、作原理:Cl--2e-=Cl2氧化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阳离子(Cu2+H+)移向阴离子(Cl-OH-)移向电解池反应原理: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电解法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阳极Pt阴极Pt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e-e-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其电解过程3、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阳极:S2->I->Br->Cl->OH->SO42-阴极:Ag+>Cu2+>H+>Fe2+>Zn2+活性电极:金属阳极先失电子反应4、解题思路AgNO3=Ag++NO3-H2OH++OH-通电前通电后阴极:A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