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

ID:55670787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4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_第1页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_第2页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_第3页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_第4页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摘要:以携带抗叶霉病基因Cf-16的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材料0ntario7816为母本,感病材料07880为父本配置杂交,以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SR和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鉴定到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1个、AFLP标记5个,并将AFLP标记E-ACA/M-TCG219转化为AFLP-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筛选出3份携带Cf-16基因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了基础。关键词:番茄(Lycopersiconescu

2、lentum);叶霉病;Cf-16基因;SSR标记;AFLP-SCAR标记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066-04叶霉病是由褐抱霉属(Fulvia)褐孑包霉[Fulviafulva(Cooke)Cif.]引起的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主要病害之一,既影响番茄产量又影响果实品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番茄叶霉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之一。但是防治番茄叶霉病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迅速,育成含有新的Cf抗病基因的栽培品种不久后,就会分化出侵染该基因

3、的新致病生理小种。目前,国内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普遍应用的Cf-4抗病基因已被侵染,侵染Cf-9抗病基因的生理小种在华北地区也被检测出来⑵o已报道至少有24个抗叶霉病基因被发现,它们能够克服不同的叶霉病生理小种[3],因而利用新的、具有较高抗性的Cf抗病基因将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番茄与叶霉病病原菌的互作遵循“gene-for-gene”学说[4],开展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要根据当地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利用抗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

4、接种技术等影响,从而导致鉴定结果不稳定。抗病育种是一个长期策略,合理利用抗病种质资源保持持久抗性十分重要。分子标记技术为快速筛选鉴定抗病基因提供了有力手段,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番茄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Cf-4和Cf-9基因紧密连锁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MilkyWay位点;Cf-2和Cf-5基因紧密连锁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6基因同样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1KCf-12和Cf-19基因也分别被定位于染色体上[5-10]o本研究应用SSR和AFLP标记方法对Cf-16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研究,并将获得的与Cf-16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从而为开展Cf-1

5、6基因的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番茄抗叶霉病材料Ontario7816(含Cf-16基因,不含其他抗叶霉病基因)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番茄感病亲本材料07880(不含任何抗叶霉病基因),亲本杂交(Ontario7816为母本,07880为父本)的F1代,F1代自交获得的F2代分离群体,番茄感叶霉病通用对照品种MoneyMaker(含Cf-O基因),番茄叶霉病优势生理小种1.2.3.4[11]以及64份番茄自交系种质均由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收集、分离和鉴定。1.2方法1.2.1接种方法及病情分级标准接种采用喷雾接种法[10]o接种苗龄为4片

6、真叶期,浓度为107个抱子/mL。接种后3d内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22〜25°C,使叶霉菌进行繁殖,3d后相对湿度降至80%保持11d,接种14d后调查发病情况。单株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接种叶有直径1皿n的白斑或坏死斑;3级一一接种叶有直径2~3颇的黄化斑,叶背面有少量白色霉状物;5级——接种叶有直径5~8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许多白色霉状物;7级——接种叶有直径5〜8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黑色霉状物,同时上部叶片也有黑色霉状物;9级——接种叶病斑上有大量抱子,上部叶片也有抱子形成。1.2.2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抗、感池的建立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CTAB法[12

7、],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调整各样品DNA浓度为50ng/uL。从F2代分离群体中随机选取10株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参照Michelmore等[13]的混合分组分析法,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各取等量的DNA混合,对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进行进一步的筛选。1.2.5AFLP-SCAR标记的转化用灭菌的手术刀片切割目标差异条带,溶解于30uLddH20中,37°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