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

ID:55684189

大小:440.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4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_第1页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_第2页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_第3页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_第4页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8月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ug.2014第33卷第4期Journ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VOI.33NO.4网络出版时间:2014—8—2815:4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enki.net/kems/detail/34.1045.C.20140828.1545.012.html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琚小飞(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摘要:迩英阁、延义阁是宋仁宗景桔二年建置的讲筵侍读之所。由于天气及其他原因,哲宗、神宗在仁宗每日一御的基础

2、对御临迩英阁的时间安排上作出了制度性的规定。迩英、延义两阁作为北宋皇帝经常性御临的固定场所,在北宋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关键词:迩英阁;延义阁;建置;沿革DOI:IO.13757/j.cnki.cn34—1045/c.2014.04.012中圈分类号:l<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730(2014)04—0050—05迩英、延义两阁,为宋时侍臣讲筵侍读之所,臣自景韦占元年春迄二年冬,凡经筵侍臣出处、升自庆历二年仁宗御迩英阁,召御史中丞贾昌朝侍绌、封章、进对、宴会赐予,皆用存记,列为三卷,乞讲,经筵自此始。经筵是专门的皇帝教育制度,是付史馆

3、。诏可以迩英延义二阁记注为名。”J3。景为了培养人君的学术涵养、治国能力、道德操守而j;占三年正月贾昌朝上经筵侍臣记注,上赐名《迩举办的定期学术讲座j42。对于迩英阁、延义阁英延义二阁记注》,此恰与景祜三年赐名迩英延的建置时间、具体位置以及两阁经筵沿革诸方面义合,但贾昌朝所上侍臣记注究竟是赐名的来源问题,各家记述不一,有必要考辨厘清。还是据阁名而来是存在疑问的。一、两阁的建阁时间与具体位置在《玉海》卷四十八中记载:“十一月,洪迈1.建阁时间:迩英、延义两阁的建置时间,史言:景j;占以来有迩英延义记注,数十年来稍废不续料记载有景袼二年与景{;占三年之说。⋯⋯乞

4、自今讲读官以日得圣语送修注官,使谨书景褚二年建阁说的史料记载是:《帝学》卷四之。愿仿前制,因所御殿赐名祥曦殿记注。”[3]324称“二年春癸丑置迩英、延义二阁”_2],《续资治其中“愿仿前制,因所御殿赐名”言明了景{;占年间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六、《宋史全文》卷七下、贾昌朝的记注得名源自于讲读所在阁名,也就是《宋史·仁宗纪》卷一o、《通鉴续编》卷六、《资治说迩英、延义两阁的名称是在贾昌朝景裙三年正通鉴后编》卷四十二称“景韦占二年春正月癸丑,置月上记注之前就已存在。另查《宋史全文》卷七迩英、延义二阁,写《尚书·无逸篇》于屏。”《玉下:“乙亥景{;占二年春正月,

5、癸丑,是日御延义阁,海》卷一六三载:“景事占二年春正月二十八日癸丑召辅臣观盛度进读《唐书》,贾昌朝讲《春置’’[扔。秋》。”¨仁宗景裙二年就已御临延义阁,故可景{;占三年建阁说的史料记载是:《玉海》卷一推断延义阁不可能在景=i;占三年才赐名。六三:“《景祜迩英延义阁志》:景j;占三年名崇政殿2.具体位置:关于迩英、延义两阁具体位置,西阁El延义,西南日迩英。”_3J2《宋史·地理宋元人著作如《东斋记事》、《锦绣万花谷》、《玉志》:“延义阁、迩英阁,景裙三年赐名。”[4]狮《历海》、《事林广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代宅京考》、《宋东京考》均沿袭景{;占

6、三年建阁说。要》、《宋史》以及清人考订著作《宋东京考》、《历《玉海》卷四十八称:“(景{;占三年)正月乙巳,代宅京记》均有述及,但其中说法不一。现将各收稿日期:2013—12—10作者简介:琚小飞,男,安徽安庆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第4期琚小飞:迩英、延义两阁建置沿革考。51·条记载转录于下,并尝试从各条记载中辞异义同的相对位置。《宋史-地理志一》载:“宫后有崇及内容相乖等角度窥得两阁位置的蛛丝马迹。政殿,旧名简贤讲武,太平兴国二年改今名。熙宁《东斋记事》卷一:“崇政殿之西有延羲阁,间,改北横门日通极,阅事之所也;殿后有景福殿,南向;迎阳门北有

7、迩英阁,东向。”_6Jl。《帝学》卷殿西有殿北向,日延和,便坐殿也。大中祥符七四:“迩英在迎阳门之北,东向,延义在崇政殿之年,建后苑东门,洎北向便殿成,赐名宣和门、承明西,南向。”I2172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殿,明道元年改端明,二年改今名。凡殿有门者,六:“迩英在迎阳门之北,东向;延义在崇政殿之皆随殿名0”¨4《宋东京考》称“后苑东门日迎西,北向。”~712719《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十三:“迩阳门,即宣和门,明道二年改”¨,《宋史·地理英在迎阳门之东,北向;延曦在崇政殿西,南志》载“宁阳门(据《宋会要》,《长编》当为迎阳向。”L8】1《太平治迹统

8、类》卷二十九:“迩英在迎门),即宣和门,明道二年改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