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

ID:55720792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9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_第1页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_第2页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_第3页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_第4页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摘要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因此,架设起“生活”与“习作”的桥梁,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自主习作一一“穿越”时空,走进生活;“粘贴”情感,体验生活;“刷新”流程,观察生活。第二方面是习作评阅动态化,让学生受益匪浅一一尊重主体,珍视独特感受;多维分层,完善综合评价;动态批阅,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桥梁架设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

2、1-0040-02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是习作之本。”“能写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影响疽'这种形象的比喻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先进理念。也就是说,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因此,只有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架设起“生活”与“习作”的桥梁,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才能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白主习作(-)“穿越

3、”时空,走进生活指导“童年趣事”这篇命题习作时,为恢复同学们的记忆,先出示班级同学“活动和学习”时候的照片,让学生口述这是何时何地做何事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畅谈还有哪些童年生活片断让其难忘以及难忘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事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通过“照片”这种刺激物的唤醒,学生的记忆通道就畅通了。只有让学生记忆库中的东西还原、再现出来,才有可能达到“材料组合最优化、习作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无论用何种方法指导学生,都要注意:“习作教学就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我们应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困惑出发

4、指导习作,让习作指导走进学生的心灵。(二)“粘贴”情感,体验生活在一次“元旦”庆祝前夕,教师发现:学生对学校“元旦”举行书画比赛的庆祝活动的安排似乎兴味索然,于是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元旦”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就是那些平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洋洋洒洒四百多个字,且感情强烈。看来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则情动而辞发,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如果教学中强加以“快乐的元旦"命题习作,教师绞尽脑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细致,学

5、生的情感依然如一潭死水。参加“元旦〃书画比赛没获奖的、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何来“快乐”可言?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强颜欢笑”编些父母买新衣裳给自己穿之类的“喜事”,不说具有个性,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三)“刷新”流程,观察生活2008年四川遭遇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三鹿奶粉”的奶粉质量问题、全国依法严惩酒驾举措,等等,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热点问题去精心选材,撰写“我与对话”的半命题习作,以让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6、“学习作,先学做人”,这种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二、习作评阅动态化,让学生受益匪浅(-)尊重主体,珍视独特感受习作《最难忘的一件事》,不少同学的开头都一样:“在我缤纷多彩的童年生活中,经历过许多事,随着时间的

7、流逝而淡忘了,有一件事却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时常想起它疽'接着写以前学骑自行车的事,得到启示:要敢于战胜困难。学生的习作进入了一种公式化的写作泥沼:祖国语言丰富多彩,难道只有那么几句话可以作为你习作的开头?生活中经历的事这么多,你就只能想到“骑自行车”这么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你就只能得出“要敢于战胜困难”这个启示吗?同学们在我的讲评启发下认真修改习作,语言、内容、立意都有很大的改观。有一位同学仍写学骑自行车这件事,但他的启示与众不同:“看着自行车的刹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有些人禁

8、不住诱惑而刹不住道德和良心的底线,最终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启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小事中得出不平凡的人生哲理。(二)多维分层,完善综合评价有一次习作课,我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拣拾垃圾、净化校园,学生活动热火朝天而且感触也很深,于是,我让学生以“一次拣垃圾活动”为题写一篇习作。习作写完后,我发现不少学生只是像记帐似的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但为什么要拣垃圾?乱扔垃圾有何危害?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等等并没有点出来,于是,我把评价重点确立在“明确写作目的”上,在指导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