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

ID:55790264

大小:321.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6-07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_第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66070.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一齐读。宋朝一位叫辛弃疾的大词人也用“村居”这个名字写了另一种体裁的作品,出示《清平乐村居》。村居清高鼎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看看两部作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题目不是连在一起的《清平乐村居》每行字数不一样多,有4、5、6、7个字,而《村居》每行都是7个字。《清平乐村居》有八

2、小句,分两段这就是诗和词的不同的地方。词是诗的一种,因字数不相同,所以,又叫长短句。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有“唐诗”“宋词”“元曲”之称。《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才是题目。而唐诗一般是五言或者是七言的两种。相同: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是压韵的,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26、清平乐村居词和词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

3、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上下阕(也叫上下片,朗读时,上下片之间要停顿一下)26、清平乐村居今天,我们来就来学习这首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指名读。正音。注意“乐”的读音)读题质疑。(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解题26、清平乐村居题目理解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学习这首词了呢

4、?是的,我们还要来了解作者,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词的内容,通过预习,你对作者都有哪些了解呢?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26、清平乐村居写作背景: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

5、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26、清平乐村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请大家自由大声的读。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翁锄莲老翁锄头莲花wēnɡchúlián检查朗读情况:26清平乐村居这些词语能读好吗?茅檐 溪上吴音相媚好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织鸡笼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重点理解蓝色词语的意思。剥的读音。bō剥削剥夺剥bāo剥皮剥花生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无赖:顽皮的意思。卧剥:躺卧着剥食。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词语会读了理解了,课文能读好吗?26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26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能读出节奏吗?再读课文,想想本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了农村美丽的风

7、光,透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6、清平乐村居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场景?白发翁媪的谈话,大儿锄地,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古代的诗词,语言很精练,内容很丰富。阅读时,不会像阅读一般的文章那样一看就懂,必须反复地阅读、思考和吟诵。26、清平乐村居词中有画:一首词就是一幅画,如果让你去画一幅画,你应该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呢?词中有故事:这首词中有几个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呢?作者看到了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亲热地交谈着,老公公会说什么?老婆婆会谈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莲翁锄生字描红用横线选择正确读音清平

8、乐(yuè lè)卧剥(bāo bō)鸡笼(1ónɡ1ǒnɡ)翁媪(yùn ǎo)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乡村,认识了其乐融融的一家五口,今天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