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

ID:55793512

大小:42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6-02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_第1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_第2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_第3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_第4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鉴赏(上课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山水田园诗鉴赏复习大纲一、明确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意象二、把握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几种情况,从所学诗歌里找相应的例子说明。围绕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什么意象——意境——表达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三、明确答题常用术语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归园田居》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终南别业》淡泊宁静,志趣高远《寻陆鸿渐不遇》生活闲适,悠然自得《鸟鸣涧》感情复杂,不一而足《野望》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常见手法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

2、、绘声、绘色)⑶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①虚实结合②动静结合③点面结合④正侧结合⑤渲染等)⑷弄清景情之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1、概念补充: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2、代表诗人: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等。(宋:杨万里、范成大)明确概念山水田园诗赏析过故人

3、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田园居》王维《山居秋暝》柳宗元《渔翁》描写宁静恬美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描写山中清新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之情描写了一个独来独往、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课内示例练习一首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诗歌写景主

4、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白雪却嫌春色晚”其实是诗人的感受,(具体诗句)

5、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这是拟人手法,(手法)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情感)或: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分析)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情感)高考连接体验高考(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阮郎归·初夏   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

6、,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人物形象。答案示例:避世脱

7、俗、不问尘事的隐者形象。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诗人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