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

ID:558040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_第1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_第2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_第3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_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10月27日,陈老师与x老师在数学组内开展了一次同题异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五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知道同一个问题

2、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陈老师和我的教学,大家在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等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特色。下面就两节进行整合与分析:一、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在两节上,两位老师都对开班级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例如在出示题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后,陈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让他们利用下发的小牙签当做学具,围一个长方形。从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中,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和长、宽

3、的关系。可能因为数据比较大,所以陈老师没有给学生22根牙签去操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考,导致五(4)班的部分学生以为就是用这么几根牙签去拼成长方形,从而写出了长3米、宽1米的长方形,而没有回到题目中理解。后通过老师的点拨后,学生能够理解到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的关系,从而做到正确解答问题。而我在教学例题时,做了一个数据的改动,把22根1米长的木条改为24根1米长的木条。从一系列的图形演示和推理中,通过学生自身的理解,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的关系。在最后得到边长6米的正方形时,引导学生这个不在小学的研究范围内

4、。给学生一定的启示。在例题的教学中,可见两位老师都对班级学生可能的回答情况做出了充分的预设,不管是从实物出发、还是从逻辑推理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题意,解决实际问题。二、学生综合力的提升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以前的旧知学习新知,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不但要会利用旧知,更要灵活运用旧知。在例题的教学中,更是体现了这样的综合力。纵观以前的教学内容,学生都是在用顺向思维在学习,例如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或者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这些

5、都是有一定的公式可以进行计算的。但是在本的教学中,当学生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以后,需要去找到满足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而这里运用的是逆向思维,陈老师从结果进行推导,要得知长和宽,就是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的一半,也就是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根据长与宽的和找到符合要求的搭配方式,从而得出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传统教学是中规中矩的,跟着教材一步一步。而我敢于跳动教材,从例题数据的改变,求出例题后,又改变了题目的要求,改为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和宽。这样处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学生对面积公式的反向运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如何找到对

6、应的长和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三、学生素养力的运用国家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越多方面,从“双基”到“四基”,又从“四基”到“数学素养”,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要培养的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数学素养,体现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在生活有善于发现数学、善于运用数学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纵观两节不同的,两位老师都很用心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实物入手,帮助学生从简单的图形中找到图形周长与边的关系。在练习题中,善于改变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给学生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从同一题的不同条出发

7、,让学生自己提问,并选择一个合适的生活问题去解决,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也让学生发现原数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成长,最终学会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题异构能够很好从不同教师的设计中,体会教师用心设计的地方以及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教学的共同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力,形成数学素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