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

ID:55810

大小:2.4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7-05-03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_第1页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_第2页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_第3页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_第4页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校课件 官德修养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树立公仆意识 加强官德修养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李春芳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合格人民公仆的两个标准:第一,有没有公仆意识;第二,是否德才兼备一、“公仆”及“公仆意识”释义(一)“公仆”一词的由来“原始的民主制”和“自然的民主制”。没有“公仆”的时代:以古代中国为例,家国同构,官父民子“人民公仆”思想的产生和流变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在其政治学名著《论世界帝国》(1311年)一书中,首次使用“人民公仆”。温斯坦莱:提出了国王或官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说过:“在我任职期间,就是把自己视为公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领袖罗伯

2、斯庇尔在演讲中一再说:“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和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19世纪以后,这种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和充分肯定废除官员的高薪制,规定公社委员最高(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年薪不超过6000法郎(相当于当时巴黎中等收入工人的年收入)。 要求性别平等,工资平等,妇女的主动离婚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社会公仆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社会公仆由选举产生,可随时罢免;成立国家监察部,反对官僚主义等。(二)“公仆”一词在中国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为感谢各省代表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在致各省都督电中称“今日代表选举,乃认文为公仆”。1945年七大开幕词中

3、系统阐述为人民服务思想: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论联合政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至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1985年,邓小平在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重要命题。“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讲话明确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胡锦涛科学发展

4、观,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三个意识:节俭、忧患、公仆胡锦涛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三)“公仆”意识中国共产党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和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公仆意识”在现代语境下已经转换为更为明确的“宗旨意识”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学习他胸怀祖国、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学习他践行宗旨、热爱人民的公仆情怀,尽心竭力为人民谋利

5、益;学习他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学习他公正无私、清廉如水的道德情操,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柴生芳同志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行动,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创造一流业绩。二、强化公仆意识的重要意义1、强化公仆意识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要求2、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3、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三、官德修养(一)道德释义“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道

6、,所行道也。——《说文》;“道”对人的走,也表现为一种制约、限制、规范。“道”字的引申意义也是“规律、规则、规范”德,由彳、十、目、一、心组成。彳,小步也,表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十,指代直线,正确的标的方向。目,十下是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直射之意。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心,一下面是心,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德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一般理解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德”字通“得”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德”

7、要求我们“得道”,做人处世的“道”;“道德”:做人处世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四个层面。道德的属性:道德是“应该如何”但不是“必须如此”的行为规范;道德是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非权力规范;道德是自觉自愿加以实现的行为规范。道德的作用,就是要通过主体的内心感悟,对自己的人性做弃恶扬善的规范。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以事实为依据,法律惩恶于已然之后。(事后惩)道德以“得道”为基础,道德惩恶于将然之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