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

ID:55824497

大小:4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09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_第1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_第2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_第3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_第4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 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高考物理月刊专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双选题]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难溶于水答案:B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2、)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3溶液作鉴别试剂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解析:加入(NH4)2CO3溶液时,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NaOH溶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lCl311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高锰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锰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

3、稀盐酸来清洗。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铂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炔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答案:C5.(2012·临沂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放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铜棒。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锌棒应为负极,铜棒应为正极,故A不正确。答案:A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11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

4、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C项,蔗糖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后应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稀H2SO4,再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答案:C7.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

5、(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Ⅲ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Ⅱ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应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m(氧)=m(氢)。当Zn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Ⅲ后不加干燥装置,使Ⅲ中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Ⅱ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

6、)偏小],都会造成测得m(H)∶m(O)>1∶8。H2O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答案:D1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

7、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

8、:______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1)铁的表面被空气氧化形成氧化膜,需加酸除去;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