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

ID:62551385

大小:138.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12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_第1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_第2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_第3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_第4页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12】高考化学最新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7实验探究与评价.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高考物理月刊专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双选题]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KMnO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B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具有氧化性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C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难溶于水解析: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后其氧化能力增幅的原因

2、是溶液呈酸性;A1C、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aA:O>属干化学变化三向F?Cl: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生成绿色的F©二和CuC:二的混合溶液.答案工CD工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30二与Na:O二反应可能有。逐0,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0二生成C.探笳农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D.探究向滴有酣酿试濯的、aOH溶液中通入C&酚酷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假性改变所致,还是HCO的漂白性所

3、致解析;因为中0若变成6,则氧元素价态升高,水是还原剂.但单肪钠只能作还原剂.答案:B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分解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溶液、稀盐酸、NaOH^^、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溶液作鉴别试齐I」C.用铜丝代替钳丝做焰色反应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镒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解析:加入(NH)2CO溶液时,AgNO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NaOH§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

4、性气味的气体,AlCl3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高镒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镒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盐酸来清洗。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钳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快等不饱和烧,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4,仁崇文模拟:某课外实嗑小组设计的下列实睡不合理的是1)儿制加济现察疆气化业快色由比量、心匕的股■棉此让啕过植化的口水反应放热辄圾化纳图你1L实验室制器少R氨气解析,N。二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再防法收集,选项C错误.答案:C5

5、.(2012・临沂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B.转移溶液A.铜锌原电池C,氨的制取装置D.模拟铁锈蚀装置解析:由A项两烧杯中的溶液可推知:盛放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锌棒,盛放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铜棒。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锌棒应为负极,铜棒应为正极,故A不正确。答案:A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和N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

6、)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c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溶液探究CuSO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C项,蔗糖中加入稀H2SO,水浴加热后应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稀H2SQ,再加新制的Cu(OH)并加热。答案:C5.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i: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

7、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I、n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出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n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CuO^有全部被还原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出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n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应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一m氧)=m(氢)。当Zn和稀H2SQ反应产生的H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出后不加干燥装置,使出中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n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偏小],都会造成测得n(H):mO)>

8、1:8。H2O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HSQ洗涤Fe粉,其目的是,然后用蒸储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