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蜜类掺伪鉴别.ppt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

ID:55824787

大小:1.19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09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_第1页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_第2页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_第3页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_第4页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蜜类掺伪鉴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糖、蜜类掺伪鉴别检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糖类质量的检验(自学)第二节常见掺伪食糖的鉴别检验(自学)第三节蜂蜜质量的检验蜂蜜质量鉴别检验1概述蜂蜜及其营养保健价值我国蜂蜜生产状况蜂蜜(honey;beehoney):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GB18796-2005)“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蜂蜜质量抽查结果:2004年天津:七成不合格。2006年安徽省:三成不合格。2007年广州:近四成不合格。

2、2008年深圳:四成不合格。2008年湖南:五成不合格。2008国家工商总局检测:近五成不合格。具调查:我国常年700万群蜜蜂→产蜜约20万吨→8~10万吨出口→10万吨左右销国内市场。而我国市场实际每年销售的蜂蜜达25万吨。请判断:A真蜂蜜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假蜜不含维生素。B真蜜呈粘稠的液态,不产生结晶,假蜜易结晶。C浅琥珀色的是真蜜,深色的是假蜜。D假蜜有起泡现象,真蜜表面不应有泡沫。E真蜜滋味甘甜,假蜜有刺激性气味。2主要营养成分蜂蜜含有多种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此外还含有有机酸、酶和来源

3、于蜜蜂采集的固体颗粒物如植物花粉等。(GB18796-2005)(摘自GB18796-2005)表1蜂蜜强制性理化要求3感官特征3.1色泽依蜜源品种不同,由水白色(几乎无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至深色(暗褐色)。3.2气味有蜜源植物的花的气味。单一花种蜂蜜有这种蜜源植物的花的气味。没有酸或酒的挥发性气味和其它异味。3.3滋味依蜜源品种不同,甜、甜润或甜腻。某些品种有微苦、涩等刺激味道。注:甜润指感觉舒适的甜味感,甜腻指感觉过于甜的甜味感。3.4状态a)常温下呈粘稠流体状,或部分及全部结晶;b)不合蜜蜂

4、肢体、幼虫、蜡屑及其它肉眼可见杂物;c)没有发酵征状。表二常见单花种蜂蜜的感官特性4真实性要求4.1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4.2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4.3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它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业生产物质,不应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小结:蜂蜜的感官鉴别一看:颜色深浅,组织状态是否均一透明,同时注意有无沉淀、杂质、气泡等。二闻:清香味或蜜源植物花香味。无酸味、香精味、糖浆味等异味。三尝:假蜜甜在两腮,真蜜稍辣喉。四拉丝:挑起蜜后可拉起柔韧

5、的长丝,断后断头回缩,流下时能形成下粗上细的叠塔状,并慢慢消失。5其它鉴别方法用一根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冒气的是真蜜,冒烟且铁丝上附有粘物的是假蜜。真蜜滴在纸上呈半球状,不易散开,假蜜滴在纸上会渗透散开。滴一滴蜂蜜在玻璃板上,稍加热或用电吹风吹,假蜜干燥变硬,真蜜粘而不硬。化学鉴别法,荧光鉴别法,同位素鉴别法,酶法等。标注是否规范:如“符合GB18796要求”。谢谢!欢迎提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