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doc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doc

ID:55830203

大小:11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5编号:励志语言:课题:《归去来兮辞》时数(第周第1课时)班级: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辞的体裁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合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互动与展示我们已经通读全文,同学们也已经大致把握了全文的内容。那么我们现在再来明确疏理一下全辞的叙事脉络。学生相互讨论。明确:第一段:辞官——

2、归途(思想斗争)。第二段: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家庭生活)。第三段:纵情山水(社会生活)。第四段:安度余生(反思与感悟)。陶渊明想象自己从辞官回家一直到如何悠游生活,大家觉得他的情感是否也有一个随之变化的过程呢?那这个情感线索又是怎样的?明确: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旷达、悠然。归纳:自责---自悔---自觉----自醒学习难点了解辞的体裁特点。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作

3、者的感情及志向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文章体裁探究文章的主体是一篇有韵的“辞”。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故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我们诵读

4、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诵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自学与诊断文章体裁探究首先,四句一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自然清晰。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约占全文60句中的四分之三),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应注意的是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等。“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已矣乎”当做一句读,适当

5、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积累文言词语精讲与点拨研读第1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那么,辞中第一段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检测与评价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达标检测题检测与纠错研读第1段。(2

6、)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古今异义词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

7、指农事 今:泛指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总结与升华赋的形成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

8、,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归纳点拨,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课后反思: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