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

ID:55831154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_第1页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_第2页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课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教育活动《采果子舞》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科学领域的排序活动是要教给诱饵一定的排序规律,并要求幼儿将排序规律运用到生活中去。但是幼儿对单一的排序活动缺乏兴趣,因此我将排序活动的要求融合再音乐教学当中,提高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使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内容能够有机的整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学过的节奏中发现排序的规律。  2、鼓励幼儿将学过的排序规律运用到给乐曲配伴奏,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玩具进行曲》的节奏图谱。  2、欣赏《采果子舞》的乐曲,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思。  3、“”等符号

2、若干。  3、节奏乐器:碰铃、响板、钱鼓等若干  四、指导要点:  1、律动《玩具进行曲》进入活动室。  2、出示节奏图谱,复习节奏乐《玩具进行曲》  师:小朋友看节奏图谱将整首曲子的节奏拍出来。  幼a:取出节奏乐器为这首曲子伴奏。  师:找找《玩具进行曲》伴奏中的节奏排列有什么规律?如果这些节奏符号不按照这些规律进行排列,我们的伴奏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幼b:不能打出好听的音乐。  [反思]: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中,感受到乐曲的优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伴奏中节奏排列的规律,为下一环节做了较好的铺垫。)  3、师弹奏乐曲《采果子舞》,引导幼儿为乐曲自配伴奏。  师:

3、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它可以分成几段表现的是什么?  幼a:分成三组为一个段落配伴奏。  师:你们要互相商量一下自己要配地乐段可以用哪些乐器,什么乐器什么时候出现,用哪些节奏型?定下来以后要把自己的选择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后,边听音乐边小声地商量着,试着敲击打击乐器。  幼b:幼儿集中,分别将各自小组为乐段选择或自编地节奏型记录进行展  示。并由教师分别弹乐段旋律,幼儿伴奏。  师:小朋友讨论为各自乐段选择自编地节奏好不好,为什么?你认为  怎么改会更好?  [反思]: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个个都很积极地为乐段选择伴奏型选择节奏乐器,遇到不同一件时,会找边上地小朋友

4、,让第三者来判断,基本上意见能够得到统一。体现了幼儿间良好地合作。同时,不同能力幼儿在协商中优势互补,从而优化了教育过程,也深化了教育效果。)4、结束:将各组地选择结果进行整合,全体幼儿完整地为乐曲《采果子舞》伴奏。  [反思]:幼儿演奏着自己地乐曲,有着非常高地成就感,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在此结束活动使幼儿依然对活动充满兴趣,感到意犹未尽,激发了他们进行下一次活动地欲望。)  五、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整个活动能把科学和艺术有机地整合,  幼儿也充分地发挥了自主性,调动了已有的排序经验,在活泼,愉快地气氛中学习,受教育。  六、活动评

5、析:  1、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整合观。一是在目标的整合上,教师将幼儿已有地排  序经验迁移到给乐曲配伴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地兴趣,三维目标具体明确,切合实际。二是在内容的整合上,通过幼儿对乐器与音乐的匹配,节奏与排序的同步、节奏与乐曲的和谐等表现形式,将计算排序运用到音乐节奏活动中,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三是形式上的整合。教师通过集中、分组、个别等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育  手段的交互作用。促进幼儿知识经验、学习策略的迁移,提高了幼儿对节奏排序能力的成效。  2、突出了幼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让幼儿听不同性质、不同节奏  的乐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

6、经验把对作品的初步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为幼儿创造合作交流的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见解,取长补短。幼儿在为乐曲选择伴奏乐器,确定节奏类型的过程中自由地感知、操作。  3、教师善于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一是在内容的安排上,教  师注意从幼儿已有的排序经验入手,引导幼儿从节奏图谱中找出节奏的排序规律,巧妙地将计算内容渗透到音乐活动中,重新燃起幼儿对排序地兴趣。二是教法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如:找找《玩具进行曲》伴奏中地节奏排列有什么规律?如果这些没有这些规律会是什么样地结果?教师这样设计既解决了本次活动地难点——排列规律,又可以不中

7、断幼儿在下一环节对作品地理解及潜在地思维,保持作品地完整性,为完整有效地确定节奏类型选择乐器伴奏扫清认知上地障碍,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整个活动幼儿主动、积极、充满兴趣,教学效果好。窗体底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