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ID:55835370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9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赤壁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海口一中语文组陈海涵一、学习目标:1.把握文赋特点,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2.积累文言知识,积淀文言语感。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说明:把握文赋的有关特点,注意掌握节奏快慢和音调高低,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诵读;而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有助于进一步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妙处;体会作者通过精妙的语言描绘动人的情境,抒发情感

2、,表达人生感悟。这些目标体现散文鉴赏方法的指导,也要求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文言知识检查:1.通假字(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2)山川相缪                           (通“缭”)(3)冯虚御风                           (通“凭”)(4)扣舷而歌之                        (通“叩”)2.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    (名作状)(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3.特殊句式(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3)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            (状语后置)4.重点字词:七月既望         纵一苇之所如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卒莫消长也三、导入: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

5、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自嘲: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感慨: “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四、写作背景1、“乌台诗案”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

6、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2、黄州生活: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

7、远的影响。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依托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     疑难处作标记。2、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用文中的词语高度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问题一: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乐——愀(悲)——喜六、赏析课文,理解哲理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3、悲又从何而来? 4.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5.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2.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良辰美景:        清风明月、碧水万

8、顷、水天一色,辽阔旷远,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赏心乐事: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羽化登仙的境界。3、悲又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予怀渺渺,美人一方。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吾生须臾,长江无穷;                            一叶扁舟,沧海一粟。(生命短暂、渺小)4.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