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二).doc

杜甫诗三首(二).doc

ID:55835802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杜甫诗三首(二).doc_第1页
杜甫诗三首(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学案班级姓名科目语文课题《杜甫诗三首》(二)授课时间设计人李飞燕陈海云牛刚郭燕妮序号每日一语【资料链接】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

2、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课堂学习《春望》一、诵读——感知诗意1、学生听读配乐诗朗诵《春望》,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2、全体学生齐读。3、指名学生朗读

3、,其余同学点评。4、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二、自读——整体把握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歌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诗的前四句,都由哪个字统领?诗人的视线是怎样转移的?2、颈联部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尾联部分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问题探究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爱国情深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4、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品评与赏析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4、?2、《春望》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3、指出《望岳》和《春望》艺术风格的区别。2课文精段赏读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

5、”、“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拓展阅读:江南逢李龟年①杜甫岐王宅②里寻常见,崔九堂③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释: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每逢节日,为人唱歌,听者都感动流泪。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出蜀至湖南潭州(今长沙市)遇到旧识李龟年,诗即作于此时。②岐王:睿宗第四个儿子李范。③崔九:与玄宗关系极密切,用为秘书监。1、诗的

6、前二句写过去,表现李龟年2、诗的后二句写,点明了相遇的时间:,相遇的地点:。3、“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表明。4、末句的“落花时节”仅仅是写景吗?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什么深刻含义?5、诗的末二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蕴含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我们学过的杜甫诗作中,也有这样的名句,可以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知道是那几句诗吗?请写下来。跟踪检测1、翻译下列诗句。(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请根据提示填写课文中的词句。(1)《春望》中表现忧国悲民的句子:(2)《春望》中采用“移情于物”的写法表达伤世感情的句子:(3)《春望》中写出了于战火

7、中盼望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的句子:(4)《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诗句: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填空。《春望》以为背景,诗人眺望沦陷后的长安城池破败的景象,写成此诗,表达了之情,感人至深。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