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doc

2012届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doc

ID:55844861

大小:9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2012届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doc_第1页
2012届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战国策目录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2、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3、学习本文正面与反面相结合增强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教学进程:(一课时)一、题解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

2、,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

3、情状。二、自学导读(一)、疏通文句1、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2、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3、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4、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5、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二)、理清思路全文分七个自然段一、简言全部校勘经过。二、指出刘向持论之误。三、以孔孟二人为例,否定刘向的“不得不然”说。四、阐述时代变了,法也要变,但“道”不能变。五、揭示谋诈之害。六、驳斥毁书论。七、介绍《战国策》高锈注本的情况。(三)、理解与探讨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

4、者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的原因。2作为儒家学者,曾巩有很好的“论风”,他有怎样的论风?3、分析本文正反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评判古人古书,论证自己的观点。-2-用心爱心专心三、鉴赏与评价1、曾巩与欧阳修同乡,曾向欧阳修学习古文,深于治儒;文章以儒家思想为准绳,风格也近于欧阳修,试比较二人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2、作为儒家学者,曾巩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认为战国乱世,就是因为”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对此,你怎样评价。布置作业:本专题的三篇文章都是书序,可写法却差异很大,说说它们的不同特点-2-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