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

ID:55851097

大小:2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力的概念力:,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单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类(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

2、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2)、重力: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大小——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米/秒2,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

3、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

4、大小仍是mg(3)、弹力:(接触力本质上属于电磁相互作用)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之接触的物体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3)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沿杆。生活中那些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由本

5、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o的差:x=

6、L-L0

7、,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4)、摩擦力:(接触力本质上属于电磁相互作用)中学阶段摩擦力讨论两种——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它们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是相近的。摩擦力问题首先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按照各自的方法求解: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即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无弹力一

8、定无摩擦力);(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注意:不能绝对地说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滑动摩擦力是具有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大小(跟压力无关)跟物体所受的外力及物体运动状态有关,只能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

9、解。静摩擦力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将要开始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即与引起该摩擦力的弹力的方向垂直),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斜面)向上。注意:相对运动是以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为参考系的运动,与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不

10、同,故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其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人,当人随车一起启动(即做加速运动)时,如图所示,受重力G、支持力N、静摩擦力f的作用。当车启动时,人相对于车有向后的运动趋势,车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作用;此时人随车向前运动,受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5)、合力与分力F1F2FO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其他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F1F2FO合成方法:(1)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