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ID:5585467

大小: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9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_第1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_第2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_第3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_第4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近代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的巨大变化。【自主构建】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前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服饰男装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②西装传入孙中设计出中装①革前:中装和列宁装、连衣裙;②革:军装、干部装,式样和颜色单调。服饰由最基本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服装层出不穷。女装改良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

2、日常着装。饮食西餐开始传入中国,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四合院(传统)→西式住宅(中西合璧)→新式住宅(完全欧化)婚姻包办婚姻→自主婚姻(最早提出者是维新派,但农村变化很慢)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丧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式趋于简化,中西旧式新式并存,但民间多为旧式。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社交礼仪①维新派最早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②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同时,社交礼仪、称呼、节庆等方面都有变化。取缔社会丑恶现象,涤荡封建糟粕;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性变化。交通公路①1906年,天津

3、创办了有轨电车系统;②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一五期间,中国自行设计出了第一辆汽车。21世纪以,家庭汽车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轮船①186年,洋务派自行设计出第一艘轮船;②1972年,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路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宝成、兰新线,改变了西北、西南没有铁路历史。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建成京九、青藏等一批铁路。飞机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②1

4、920年,中国首条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③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航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续表)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前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邮政1866年,清政府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1949年,新中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报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②1906年,中国出现了无线电报;③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电话用户总数居世

5、界第一位。报纸①外国人最早在中国办报,《申报》是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报刊;②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新报》是国人最早在境内创办的报刊。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②辛亥革命时期:《民报》;③新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广播①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②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③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④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广播

6、节目丰富多彩,覆盖率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影①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②190年,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京剧《定军》,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④《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但受到政治的影响,题材单一。中国电影市场活跃,共有近00部电影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电视①19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②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③20世纪

7、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④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互联网1993年,中国产生了第一条互联网。【重难点讲解】1.近代以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与影响(1)原因:近代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既是近代工业明冲击的产物,又是近代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体原因如下:①外部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