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来了反思——陆婷.doc

北京亮起来了反思——陆婷.doc

ID:55856321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0

北京亮起来了反思——陆婷.doc_第1页
北京亮起来了反思——陆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北京亮起来了反思——陆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陆婷1、说教材:《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图文结合,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词语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文中华丽的词句给文章增添的无穷魅力,使人身临其境。本节课,我进行的第一课时教学,以生字教学为主,并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教学目标是:1、会认15个生字,会写“辉煌”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首都北京长安街夜晚的美丽景色,积累并运用第二

2、段中的优美词句。教学重点: 1、能通过自己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2、能够正确书写“辉煌”2个字,书写规范,笔顺正确,结构合理。3、图文结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运用积累的新词。教学难点:1、理解第二段中的重点词句,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2、学以致用,掌握新词。3、正确书写“辉煌”二字。2、说教法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因此,首先设计了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有朗读,结合文中带注音的生字,通过自己的识字方法识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识记生字,读通课文之外,还应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让学生以读为基础,再次

3、自由朗读理清文章描述的地点,从而了解课文内容。并以第二自然段为重点教学段,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第二段中的重点词句,并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把看图和读文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对于第二段中的第一句“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对于这一句中的“华灯高照”,“像银河从天而降”,学生不是很好理解,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在看图中得到理解。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感受语言带给我们的感受,体会到为什么要这么写。比如,在学习了第二段

4、后,有很多词语需要学生积累运用,结合我们汉中夜晚天汉大道的夜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语言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自主提问:通过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在第二段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勾画:从哪些词感受到长安街的明亮?……在教学中不忘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渗透。比如:在朗读课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试着加标点,巩固孩子们对一句话的

5、理解。在第二次朗读课文后,通过“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就亮起来了。”进行语言的训练,让学生会说话,说好话。3、说学法自主识字法。在学生自主识字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主识字,掌握新的生字。朗读感悟法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掌握学生识记生字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是否流利;小老师领读生字,既发挥孩子的个体示范作用,又检查孩子的生字掌握情况。交流合作法让学生通过自自己勾画找出文章描写了哪些地方的夜景,从第二段找出从哪些词感受到长安街的亮。通过交流、汇报,发挥孩子的主体能动性。4、谈收获(1)新教材倡导孩子的主体地位,学

6、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识字环节让孩子自主识字,并进行交流,激发了孩子识字的兴趣。但是,在识字中个别字讲解还不到位,比如:暮、幢。(2)以读为本,读有目标,读有层次。在课文朗读中有层次有目标的进行朗读,自由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再次自由朗读,理清文章描述的地点。让学生在读之前心中有明确的读的目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读中感悟课文。(3)低年级学生对图画比较感兴趣,色彩鲜艳的图画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将看

7、图与理解相结合,让孩子在直观形象的图片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但是,由于投影迷糊不清,学生对于银河不是很了解,因此在第二段第一句的学习中很多孩子未能正确判断是把什么比作什么。(4)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体,因此课堂教学中一直想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语言的美感、语言的魅力,并能够在生活中说好每一句话。比如:每当夜幕降临,()就亮起来了。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通过句子练习,让孩子学会说话,说好话。但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进行说话练习一环节没有进行,因此想让学生通过本课字词的学习,加以运用和创造,这一重点

8、没有得到训练。(5)在教学中虽然让孩子根据课题进行了提问,但是在培养孩子问题意识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