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的“主体参与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doc

设计有效的“主体参与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doc

ID:55891600

大小:25.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13

设计有效的“主体参与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设计有效的“主体参与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在主要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地认识自我,积极发展主动性,毫无疑问,课堂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最关键的。  所谓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出现,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课堂的主角。有一句英语说得好:“Youmay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事实上,我们也可看到:Thesameteacher,thesamecla

2、ssandthesamestudents’books,butthedifferenteffectsonstudents.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原因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建设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显得非常的重要。二、建立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1)转换教师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

3、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以下几个弊端:  a.替代式。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句子“Ihaveaduck/rabbit…”时,总是抢先说出该句型的前半部分(Ihavea),而只让学生说出该句型的后半部分(duck/rabbit…)。这样,就并没有起到学习新句型的目的了。  b.自问自答式。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

4、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英语了。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饿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其关系图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