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doc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doc

ID:55900352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doc_第1页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什么是职业性爆震聋?职业性爆震聋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是指暴露于瞬间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冲击波或强脉冲噪声所造成的中耳、内耳或中耳及内耳混合性急性损伤所导致的听力损失或丧失。职业性爆震聋多见于矿业开采和化工行业,发生在爆破作业近距离暴露,或在工作场所中受到易燃易爆化学品、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瞬时产生的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的累及。由于爆炸发生时爆破物体由固态或液态瞬间转变为气态,体积急剧增大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强脉冲噪声可对听觉器官造成急性外伤,发生鼓膜破裂、听小骨脱位、骨折和鼓室出血、内耳组织损害出血。双耳损伤程度与声源方向有关,朝向声源侧耳的耳聋较

2、重。受震者往往可当即发生失听、耳鸣、耳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重者可产生一时性昏迷。爆震聋发病初期通常出现耳鸣和严重耳聋,几小时后开始减轻,常于几天至数月内逐渐恢复,但多遗有高频听力永久性阈移,重者可致永久性听力损失。根据《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238-2011)职业性爆震聋分五级,分别为轻度爆震聋、中度爆震聋、重度爆震聋、极重度爆震聋、全聋。诊断时,应排除的其他致聋原因,如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中毒性聋,外伤性聋,传染病(流脑、腮腺炎、麻疹等)性聋,家族性聋,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中枢性聋,听神经病以及各种

3、中耳疾患等。职业性爆震聋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最好在按触爆震3天内开始并动态观察听力1个月至2个月。职业性爆震聋的防治措施包括:相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如从事爆震作业时正确佩戴耳塞、耳罩或防声头盔等护耳器;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