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

ID:559215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1页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2页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3页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

2、,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4.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5.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西周晚期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7.唐朝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最大的是A.筒车的发明B.曲辕犁的创制C.水利工程的兴修D.荒田开垦8.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

3、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A.《农桑辑要》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9.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生产规模相当大10.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11.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C.灌溉工具D.用来舂米的工具12.史书中关于景德镇制瓷业中“共计一胚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不能反映的是:①规模大,分工极细②与传统官办

4、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③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④机器生产形成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某地出土了一把古代钢剑,它的制造年代不会早于A.春秋时期B.夏商时期C.东汉时期D.隋唐时期 14.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15.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

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6.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③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④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17.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B.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C.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D.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铁器和纸张18

6、.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19.柜坊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因为它A.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C.印制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D.发放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20.纸币“交子”的出现,说明A.造纸业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D.商业的高度发展2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

7、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22.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3.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A.市场狭小B.原料不足C.劳动力缺乏D.资金短缺24.清代广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