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docx

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docx

ID:55946785

大小:17.8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7

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及心得体会(一)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电学比较抽象的内容延后学习。2、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3、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4、实验中教师们反映,

2、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二)删减内容1、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2、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3、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犮c=fλ。4、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故新教科书中删去

3、了此部分内容。(三)调整 改写1、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我们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2、教科书专门有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根据新的结构将此节中的有关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放在第五章“望远镜”一节内的“探索宇宙”和第七章“重力”一节后的“科学世界 飞出地球”两处。3、将粒子部分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放在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一节,将原子的结

4、构内容放在第二十二章“核能”一节。4、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5、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

5、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我认为有以下四点,一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二是创设情境,精彩导入。三是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四是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