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

ID:55948826

大小:9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7

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合作讨论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素材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合作讨论1.请思考有关能量流动的一些问题: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原因,“林德曼效率”的含义。我的思路:(1)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4)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过程中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能量总和,消费者粪便中

2、所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物质中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5)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二是随尸体、排泄物等流入分解者中去;三是有一小部分有机物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中(最后一个营养级除外),这是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的。(6)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第二,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7)能量流动之所以是单向的原因是:第一,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

3、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热能的形式而散失掉,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这些能量是不能重复利用的。(8)“林德曼效率”即“十分之一定律”,其含义是“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的能量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这里的能量指的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即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的思路: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以基本元素形式循环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4、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联系①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总之,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解如下:3用心爱心专心3.请利用有关碳循环的知识解释“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并提出一些防止或减缓的措施。我的思路:

5、碳循环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CO2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微生物分解,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再加上人类乱砍滥伐,使森林等植被面积大幅度萎缩,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这样,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产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从而引起大气变暖的效应,即“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厚厚的玻璃,使

6、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温室效应对生物圈和人类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由于气温升高,会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构成威胁。要保持大气中CO2浓度在0.03%左右,(1)可以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同化CO2(增加温室气体的去路);(2)还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改造厂房、燃油工具等减少CO2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来源)。4.试根据所学知识,谈一下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7、定性。我的思路: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减少,将有多种生物受到直接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都将受到影响。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起着相应的作用,体现了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生物的多样性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5.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8、?我的思路:(1)含义不同  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规律: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一般来说,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成负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