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doc

PAC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doc

ID:55954090

大小:15.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18

PAC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PAC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PAC理论论述该如何进行旅游产品的促销?PAC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教诲、教训、指点等家长制作风。“成人”状态,它是指理性思维和客观的信息加工的个性部分。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儿童”状态,它由自然产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所构成,也包括个体用以适应情绪所需要的知

2、识。其行为表现为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是好奇心、自发性、冲动性的源泉。因此,从旅游宣传促销的角度来说,需要激发“儿童自我”的动机,说服“父母自我”,让其“成人自我”做出有利于旅游的决策。首先,可以通过广告和宣传让人们的“儿童自我”状态激活,促进“儿童自我”状态的“我也要去”旅游动机的产生。印刷精美的旅游宣传册,生动、形象的旅游电视广告展播,精彩的活动和特色,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次,劝说“父母自我”状态,鼓励其同意“儿童自我”状态的要求。最有效的办法是打动“父母自我”状态中本来就存在的一些合理安排空闲时间的动机,如提供一些有价值、有教育意义,并能联络感情,恢复疲劳,提高威望等方面

3、的旅游活动项目和内容。最后,还应该设法打动“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一般对如何到达旅游地、住在何处等问题关注比较多,所以旅游公司应该做更多有关旅游交通、住宿等方面的宣传,以引起旅游者对交通工具、住宿条件等的兴趣。总之,旅游者的行为一般会受到旅游者三个自我状态的共同影响与作用,旅游者的任何决策都是他的三个自我状态协调后的结果。潜在旅游者的“儿童自我”很容易被旅游所带来的快乐所吸引,旅游的许多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儿童自我”状态之中,但“父母自我”状态往往持保留态度,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更容易对其“儿童自我”状态追求快乐的愿望给予指责和批评,持保留态度,成

4、人自我状态则起仲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旅游产品的促销,应该设法使潜在旅游者的父母、成人、儿童三个自我状态都得到适当满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