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生生调查.doc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

ID:55984245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3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_第1页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_第2页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_第3页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_第4页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淡水水生生调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淡水水生生态调查水生生态系统有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两大类别。淡水生态系统又有河流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之别。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调查,一般应包括水质、水温、水文和水生生物群落的调查,并且应包括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重要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等特别问题的调查。水生生态调查一般按规范的方法进行,如海洋水质和底泥监测须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3-1998和GB17378.4-1998)执行,海洋生物调查按《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91)执行,该规范对样品釆集、保存和分析方法等都进行了规定。水生生态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初

2、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和鱼类资源等,有时还有水生植物调查等。海水水质和底泥监测方法须按《海洋监测规范》,海洋生物调查按《海洋调查规范》;淡水水生物调查方法按《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水生生态调查内容调查项目指标或方法初级生产量测定①氧气测定法②二氧化碳测定法③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④叶绿素测定法浮游生物调查①种类组成及分布②细胞总量③生物量④主要类群⑤主要优势种及分布⑥鱼卵和仔鱼的数量及种类、分布底栖生物调查①总生物量和密度②种类及其生物量、密度③种类、组成、分布④群落与优势种⑤底质潮间带生物调查①种类组成与分布②生物量③群落④底质

3、鱼类调查①种类组成与分布②渔获密度、组成与分布③渔获生物量、组成与分布④鱼类区系特征⑤经济鱼类和常见鱼类⑥特有鱼类⑦保护鱼类初级生产量测定①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②CO2测定法③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④叶绿素测定法浮游生物调查: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包括鱼卵和仔鱼。浮游生物调查指标包括:①种类组成及分布:包括种及其类属和门类,不同水域的种类数(种/网);②细胞总量:平均总量(个/m3)及其区域分布、季节分析;③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总重量(mg/m3);④主要类群:按各种类的浮游生物的生态属性和区域分布特点进行划分;⑤主要优势种及分布

4、:细胞密度(个/m3)最大的种类及其分布;⑥鱼卵和仔鱼的数量(粒/网或尾/网)及种类、分布。底栖生物调查①总生物量(g/m2)和密度(个/m3);②种类及其生物量、密度:各种类的底栖生物及其相应的生物量、密度;③种类-组成-分布;④群落与优势种:群落组成、分布及其优势种;⑤底质:类型。鱼类调查鱼类是水生生态调查的重点,一般调查方法为网捕,也附加市场调查法等。鱼类调查既包括鱼类种群的生态学调查,也包括鱼类作为资源的调查。一般调查指标有:①种类组成与分布:区分目、科、属、种,相应的分布位置;②渔获密度、组成与分布:渔获密度(尾/网),相应的种类、地

5、点;③渔获生物量、组成与分布:渔获生物量(g/网)及相应的种类、地点;④鱼类区系特征:不同温度区及其适宜鱼类种类,不同水层(上、中、底层)中分布,不同水域(静水、流水、急流)鱼类分布;⑤经济鱼类和常见鱼类:种类、生产力;⑥特有鱼类:地方特有鱼类种类、生活史(食性、繁殖与产卵、洄游等)、特殊生境要求与利用、种群动态;⑦保护鱼类:列入国家和省级一、二类保护名录中的鱼类、分布、生活史、种群动态及生境条件。熟悉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技术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整体性特点、稳定性等),评价区内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或生态功能规划2、

6、自然资源赋存和优势资源及其利用情况;3、阐明域内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相关关系及连通情况,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4、明确区域生态系统主要约束条件以及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如脆弱性问题;5、明确主要的或敏感的保护目标;6、阐明评价的生态环境目前所受到的主要压力、威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熟悉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技术方法生态系统评价1、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方法;主要考虑的是生态系统属性的信息,较少考虑其他方面的意义。2、社会----经济的观点评价生态系统,即估计人类社会经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改变程度,提出

7、保护生态系统和补救生态系统损失的措施。目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大部分评价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推荐的方法,如列表清单法、综合评分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分析法是发展最快,应用越来越广的方法。物种评价(1)确定评价依据或指标。(2)保护价值评价与优先排序。①Perring和Farrell(1971)根据英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CC)生物记录中心(BRC)评价野生植物种群的方法,用一个“危险序数”来表达物种的保护价值。A、对

8、物种的下列特征确定价值:a、物种在10年观察期间的退化速率b、生物记录中心已知的该物种存在地方数(可能生境数)c、对物种诱惑力的主观估计d、物种“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