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

ID:55988359

大小: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_第1页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_第2页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_第3页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松褐天牛的危害及防治东至县龙泉镇林业站许义龙松褐天牛又名松黑天牛、是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松树分布地区发生极为普遍,且危害严重,它不仅使松树死亡,而且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爱滋病,是国际检疫对象。而东至县龙泉镇与江西省松材线虫病疫区波阳、彭泽两县紧密相邻,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做好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对保护本地松树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重要。下面就本人在实践中如何进行褐天牛防治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国内分布与危害情况   松褐天牛在国内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

2、福建、广东等省。主要为害马尾松,其次为害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等生长不良的树木或新伐倒木,特别是遭受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生长衰弱的松树,此虫大量侵入,极易引起成片松树枯死。   二、生物学特性   松褐天牛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松褐天牛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4月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开始化蛹,5月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成虫咬1个圆形羽化孔出树,取食松树幼枝嫩皮补充营养。成虫具弱趋光性,喜在疏林、光线充足的林地内活动产卵,产卵时,先在病树或衰弱树干或枝上咬1个近圆锥形的产卵

3、痕,每痕产卵1粒,5月下旬至7月为卵期。幼虫共5龄,1龄幼虫在内皮取食,2龄幼虫在边材表面取食,在内皮和边材形成不规则的平坑,3~4龄幼虫穿凿扁圆形孔侵入木质部3~4cm后向下蛀纵坑道,纵坑长5~10cm,然后弯向外蛀食至边材,整个坑道呈“U”字形,5龄幼虫在虫道末端咬成宽大的蛹室,化蛹前以木屑堵塞蛀屑两头,蛹期半个月左右。三、松褐天牛与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被成为松树的癌瘤。松材线虫病入侵树体后,在其摄食过程中破坏树脂管道组织的上皮细胞和薄壁细胞,阻碍树脂渗透,使立木输导功能减弱

4、,造成代谢障碍。同时,被破坏的组织常充满细菌,分泌有害毒素,加快松树的死亡速度。其严重性还在于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条雌成虫平均产卵100粒左右。在其增殖阶段,4~5天繁殖1代。一株15~20年生大树夏季接种一对雌雄成虫,经3个月增殖即可达到足以使立木枯死的数量。如在夏季一次接种5000~10000条,经14~20天可使15~20年生的松树枯死。绝大多数松材线虫在病材中可一直生存到松褐天牛羽化出孔。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媒介昆虫。成虫羽化后体表即有线虫附着,大部分线虫在体内,以头、胸部最多,可

5、分布在整个气管系统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携带率为625%~100%。一头成虫携带线虫数量最高可达289000条,平均携带量4601~18445条/头。在成虫羽化外出后2~3周,线虫脱离天牛虫体,脱出率为43%~70%。脱离的线虫侵入树干危害。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是控制松褐天牛,因此及早对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具有现实意义。   四、防治方法   1、诱捕器诱杀  利用松褐天牛诱捕器和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效果非常明显。诱捕器为漏斗型,上部为伞形盖,与漏斗之间用3块垂直的

6、挡虫板相连接,诱芯瓶固定在3块挡虫板之间,集虫器用白铁皮做成圆桶状。将诱捕器用铁丝挂在2棵松树之间,下端距地面约1.3m,诱芯瓶内放置药棉,倒入引诱剂,集虫器内倒入半桶水,用铁丝固定在漏斗颈上。诱捕器主要设在林内空气较为流通的地方,相隔距离100~150m。每隔3天观察1次,并将集虫器处理干净,每隔7天换1次引诱剂。  2、白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  此方法工作原理是球孢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配合使用松褐天牛引诱剂,由于引诱剂的作用,天牛羽化时,聚集到所布点周围的松树上取食被缠在树干上无纺布

7、中的球孢白僵菌而感染;并传染其他松褐天牛,从而达到灭杀松褐天牛成虫的目的。  方法是在塑料瓶中装入250mL左右的引诱剂,用铁丝一端拴住瓶口,另一端拴在衰弱松树上,塑料瓶距地面3~4m以上,捆绑角度45°左右,瓶口处用尖锐物刺若干小孔。同时在挂有塑料瓶的周围选择中等以上径材的松树15株,在每株距离地面2.5m以上螺旋形(增加天牛接触机会)缠绕2条无防布菌条,并用铁钉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每个点每次布设30条无纺布菌条。塑料瓶每1hm2左右布设1个,45d后更换1次引诱剂、增补1次无纺菌布条。  3、营林

8、措施防治  (1)、人工清理病虫害木。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病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使之不利于松褐天牛生殖繁衍,做好防范、监测工作。  (2)、封山育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严格控制阔叶林采伐,逐步改变林分结构,定向培育混交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  (3)、营造混交林,进行林相改造。严格控制人工林抚育强度,不搞皆伐和二次间伐,逐步将同龄林、大面积纯林改造成为混交林、复层林,提高林分的稳定性;有利于多种生物群栖息繁殖,增加松褐天牛天敌种类,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