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

ID:55990224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_第1页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_第2页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_第3页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广义的自然辩证法,是要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研究重大成果的意义为方法论。狭义的自然辩证法,即恩格斯原著中所指的自然观问题,以自然科学基础为纽带,探讨自然界本质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

2、: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1)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

3、性、本质与现象)组成。(4)物质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空之间的关系。(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

4、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4.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L-D原子论: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 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

5、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也认为世界本源是原子,原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实物粒子,原子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消失。(2)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认为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在原子的特性上,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

6、原子性质的不同。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5.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质。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成两个层次,乾、坤以为阴、阳,其余的六

7、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水、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6.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1)本质特性:是朴

8、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