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

ID:559946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9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_第1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_第2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_第3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_第4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命题策略  摘要:以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卷实验探究题的命制为例,从选题理由、方案示例、自我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命题思考过程,并对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镁条燃烧;命题策略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58–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各地的化学中考卷中常有一类实验探究题,此类试题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现以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卷为例,浅析实验探究题命制

2、的思路与策略。1实验探究题的命制示例2011年常德市中考化学卷的实验探究题选择了“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主题来命制。1.1选题理由(1)学生已有来自教材的空气成分探究的实验基础。(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多种物质(指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有较宽广的探究空间,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6(3)学生较生疏的镁条与氮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通过现场学习、实验现象观察、产物推断等途径获得新知。(4)探究过程需要通过去除其他气体的干扰,逐一检验镁条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对学生选择实验程序

3、和回答实验现象有较大的解决问题的空间。1.2试题方案确定主题后,我们在命题时,由命题组长与另两名命题教师分两组,先独立完成了各自的试题方案,然后经对比、评价之后,再进行选择。试题方案1:[提出问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怎样用实验证明?面对老师提出的上述问题,丫丫为组长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步骤的学习与探究:[查阅资料]从网上得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除同学们熟知的与氧气反应生成MgO外,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

4、燃烧。[实验设想]既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与氧气的反应我们已知,实验应重点探究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6[实验方案]丫丫他们的探究实验分如下四步进行。步骤l:用盛有较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1的装置,放置良久。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如图1,假设镁条足量)。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无底的

5、废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约至瓶满。步骤4: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样用绑有镁条的橡皮塞,点燃镁条后将橡皮塞塞紧,看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用湿布不断擦拭集气瓶外壁,实验结束后,看到集气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物质,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小黑点。应生成MgO外,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2)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镁在

6、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6[实验方案的选择]若用如图2的装置探究镁条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供选择的实验方案如下:A.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免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B.通过燃烧红磷,去除空气中的氧气以免干扰后续实验;C.在去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空气”里,实验镁和氮气的反应;D.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实验它与镁的反应;E.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也要去除,否则会干扰其他实验。[探究过程与结论]请你在下表1中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和相关结论。1.3试题评价与选择试题方案出来之后,我们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内容见表2。

7、最终,我们在2011年常德市中考化学卷中选择了方案2。2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通过连续三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命制,结合平时对考试的研究,笔者认为命好实验探究题,要关注以下六条基本策略:6(1)以本为本。实验探究题的命制在知识层面上要紧扣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在技能层面上要以学生已有的实验基本技能为准;命题立意也要以“双基”为基准,不可随意拔高。在如上试题的命制中,红磷、镁带在氧气(空气)中的燃烧,以及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等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其实验操作也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技能。以此为命题基点学生容易接受,解答时

8、思考问题也有一个基准。(2)现场学习。对学生不熟悉的新知识、新物质、新现象、新仪器,试题中要以“查阅资料”的形式出现,供学生现场学习,并现场利用。这也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必要环节。如上试题中镁在氮气中、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均属于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新知识、新物质、新现象,需要学生现场学习,现场利用。(3)明确考点。实验探究题的“考查点”按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