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

ID:560123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9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_第1页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_第2页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_第3页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_第4页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系统建设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应用  摘要: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水利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诸多问题,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工作和严密的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同时,水利信息化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协调工作,因此,加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工作机构,是推进水利信息化深入开展的组织保障。关键词:汇流过程、监测强降雨、联合调度系统中图分类号:TN948.61文献标识码:A一、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防汛抗旱信息管理与指挥决策服务,主要

2、概括如下:1、量算和统计通过应用软件,可分别在一维、二维、三维空间里实现对各种研究对象的长度、面积、体积进行快速量算,然后将各种信息汇集在一起,通过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获得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实现对台风当前路径、预报路径、影响范围等信息的生成和动态演示,结合有关历史数据和技术参数,提供防台风、抗台风的决策支持。2、监测和预测通过查询和检索功能,可为决策者快速而准确提供系统的监测,6为科学的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应用数学模型、模拟算法可以实现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如:结合常规的洪水预报模型,研究给定降水区域的产

3、汇流机制、汇流过程和洪水的时空分布,真实模拟洪水演进和淹没过程。3、规划和管理进行多要素的综合分析和管理,提供专题空间信息。如:对区域地下水位、河道水位及雨情和水情等系统的实时数据与预测预报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时生成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统筹与管理。4、辅助决策在其空间数据库支持下,通过构建一系列决策模型,并对这些决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如:可以利用洪水风险分析模型结合进行灾前分析,提供最优、最科学和最实用的防灾减灾方案,也可以利用的网络分析功能确定救灾物资调

4、配的最佳路径,为受灾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为防汛抢险提供快捷服务。拓扑关系和空间分析功能也是其主要的应用之一。如:对快速采集来的洪涝灾害和洪水淹没情况进行空间分析与综合评价,,进行灾害统计和处置规划。二、构建防汛抗旱区域信息管理体系1、多种形式的综合信息采集传输体系6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就是要在现行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探索气象雷达在监测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的应用,结合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开展,提高降雨监测的密度和精度,满足洪水预报预见期和精度要求;稳步推进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重点防汛抗旱工程管理

5、的应用,及时掌握重点工程运行状况,为快速科学决策提供手段;强化航天遥感技术在旱情监测、评估、预警中的应用,为流域抗旱管理奠定基础;积极实验飞艇、无人机等为载体的航空摄影技术在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处置中现场查勘和快速场景构建中的应用,为抢险救灾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建立分区域、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及投运,建立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已迫在眉睫,这将有助于协调水库群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利用效益,有效避免各梯级单库调度可能产生的上

6、下游水库蓄泄矛盾,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以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建设,结合区域水文气象与洪水预报系统的优化,确立发挥水库群综合效益的联合调度运行原则、方式和方案,综合考虑防洪、发电、供水、泥沙及航运等各方面需求,构建以水库为核心的干支流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模式与模型,初步建立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3、完善信息资源,构建防汛抗旱知识管理体系6在现有信息资源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防洪工程、社会经济、防汛抗旱物资、洪旱灾情及险情等各类数据库,继续开展防洪工程图、风险图、基础地理图等图形库

7、建设,不断丰富防汛抗旱信息资源。同时,防汛抗旱是一项经验性极强的工作流域,为实现一流的防汛抗旱业务管理的要求,构建防汛抗旱知识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累积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文字和多媒体知识逐步建立防汛抗旱知识库,并让这些信息与知识充分共享,透过获得、传播、分享、使用、整合、创造、更新等过程,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知识库的应用,既有利于学习型组织建设,有助于防汛抗旱科学决策,还能提高防办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工作效率以及技术技能。6三、信息化系统实际应用1、视频采集和异地会商系统视频采集和异地会商系统主要由信

8、息采集存储、传输装置数据显示和控制装置等组成。摄像头采集信息通过光纤或其他传输装置传送到指挥中心后存储,最后通过显示系统显示到相应的计算机或大屏幕上,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或软件远程操控摄像头的转向,实现多方位监控。此系统是防汛抗旱及水资源指挥调度分中心的关键部位,它建立在综合信息的实时查询及图像可视的基础上,通过图像远程监视系统,会商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指挥调度,与现场人员进行信息交互,指挥人员和专家可以及时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