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

ID:56012696

大小:451.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_第1页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_第2页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_第3页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_第4页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z期(总第33期)、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读敦煌遗书札记张鸿勋我国闻名中外的学者季羡林教授就敦煌学的研究说过一句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全世界是的敦煌这个伟大的艺术宝窟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全人类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她就屹立在丝绸之路上成为连结中国和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虽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损坏但在这里今天仍可以看到不少当时中外经济文化民族等相互交往。,。融合的珍贵遗存与明证在这方面前贤时哲有过许多卓越精湛的论述但敦煌宝藏浩瀚无,,;涯尚有许多材料有待披露和深入探讨挖掘或虽已公

2、布于世却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利。、、,用本文仅就笔者所见敦煌遗书中两则事涉中印中日民间故事而又未曾为诸学人道及者,。作些探讨以求正于通人、一敦编366号藏卷《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与《包公案·判奸夫窃盗银两》故事,“”,、自宋元以来经过勾栏瓦舍说话人的渲染以及戏曲艺人的舞台表演刚正廉明铁,,,。,面无私包公断案的故事就广为流传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流传到明代又出现,了集包公传说故事之大成的《百家公案》这就是现藏日本蓬左文库的万历二十二年(1594)书林与阱堂朱仁斋绣梓本《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和收藏在国内的万历二十五年(1957)万卷。“

3、,楼刊本《包孝肃百家公案演义》→它们把流传在民间的包公故事搜集起来渗杂着一些史书,。。’,杂记的材料编成一部包罗着百件讼案的话本总集⋯⋯这是中国第一部短篇公案小说集←,、,。所以对后世研究各种包公断案故事的戏曲小说来源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深入,、,考察一下就会知道收集在《百家公案》中所谓包公摘奸发覆洗冤雪枉判案的故事并非。,真正是当年包拯的真人真事早在五六十年前著名的古典小说研究者孙楷第先生发表过一,,,,篇《包公案与包公案故事》论文将这洋洋近百回的包公故事追根溯源进行过全面考察,。,:对小说中每一个故事凡是可以找到最早来源或旁证

4、的都一一找了出来之后他指出,:,试检点此百则文字则知其以多种方式拼合而成有据史实缘饰者有抄袭,、,《海公案》文者有就宋明人书所记诸事润色变易而属之包公者有游戏取闹羌无,,。故实者驳杂凌乱殆书贾之所搜集↑,,,;孙先生对包公案故事来源的考证真可说穷源竟流搜罗广博其结论指陈$lJ切有豁蒙解。,,,蔽之功因此他的这篇文章发表后除赵景深先生对其中某些故事来源的考证稍有补正外。,,,、,就很少再见有后继之者智者千虑孙赵三,.位对《包公案》故事的考证未但容有一失。,、必就此可作定漱最近笔者就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则《包公案》故事的真正来源可补孙赵··

5、47。,,。之失现提供出来于研究包公案故事的形成和中印文学交流或不无小补吧:,与阱堂本《包公案》第二卷第九回《判奸夫窃盗银两》讲的是河南开封府阳武县叶广,。,。娶妻全氏后为家计外出经商叶广走后一年余全氏与近村浮浪少年吴应勾搭成奸九年,。,,后叶广返乡临到家时他因不知家内近况不敢贸然将所赚银两带回于是先将银两埋于离家不远的阴沟内。叶广的突然归来,使正在他家与全氏鬼混的吴应慌忙躲至暗处。妻子迎,,,;接了叶广问及所赚银两叶广将实情告诉了全氏不料所言全被吴应听到吴即偷偷溜出。,,,。抢先盗走那些银两次日叶广去取所埋银两时发现丢失了无奈告到包

6、公处以求明断包,,。,公在审问中怀疑此乃叶广妻子情夫所为他便故意让人押出全氏官卖暗察买者果然吴应拿出所盗银两前来认买,被包公捉拿,审出实情。,:关于此一故事孙楷第先生考其出处为“”。:,即《海公案》三十八回奸夫盗银文按断此案者本为明周新事事见、。。《明史》一百六十一本传《智囊苹}》卷十以为晋江吴复事↓:、:勋按《明史》卷一六一列传四九《周新传》载·····,,,,。周新南海人一商幕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新召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尚匿妻子仁处]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又冯

7、梦龙编《智囊补察智部洁奸》卷十吴复条载,。,。。,漂水人陈德要妇林岁余家贫佣于临清林绩麻自活久之为左邻张奴,。,,。,。所诱意甚相惬历三载陈德积数十金囊以归离家尚十五里天篆且微雨德,。,,虑怀宝为累乃藏金于水心桥第三柱之穴中徒步抵家而林适与张钾闻夫叩门,。,。,,声匿床下既夫妇相见劳苦因叙及藏金之故比晨往而张已窃听启后扉出先。,,,。,掩有之矣林心不在夫即闻亡金疑其谁怒骂交作时署县者晋江吴复有能。,:“,。”,,声德为诉之吴笑曰汝以腹心向妻不知妻有腹心构林至严讯之林呼。,。:“”,。枉德心怜妻愿弃金吴叱曰沃作失金戏官长乎!五德狱中而释

8、林以归随,,。,。命吏人之黔者为丐容造林察之得张与林私问慰状吴并擒治事遂白一云此。亦广东周新按察浙江时事,、,,其实这个断案故事既与明代周新吴复无关更与宋代包公无关实际上它是一个古代印。度民间故事的改头换面我们在敦煌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