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敦煌变文札记

读敦煌变文札记

ID:2014984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读敦煌变文札记_第1页
读敦煌变文札记_第2页
读敦煌变文札记_第3页
读敦煌变文札记_第4页
读敦煌变文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敦煌变文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敦煌变文札记【】敦煌变文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综合艺术,其创作时代和的情况如何,我们现在知之甚少。在本文中,笔者就《汉将王陵变》、《董永变文》、《张议潮变文》、《舜子变》、《秋胡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等六篇的创作时代和情况做了一点研究。  【关键词】变文;创作时代;    敦煌变文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综合艺术,其创作时代和的情况如何,我们现在知之甚少。在本文中,笔者就《汉将王陵变》、《董永变文》、《张议潮变文》、《舜子变》、《秋胡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等六篇的创作时代和情况做了一点研究。它们的情况如下:  一、《汉将王陵变》作时考论  关于《汉将王陵变》的创作年代,抄写此变文的写卷大致可

2、以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  P.3627+P.3867卷尾有题记“天福四年(939年)八月十六日孔目官阎物成写记”,可知此卷的抄写年代是天福四年,抄写者是阎物成;北大D188尾有题记“太平兴国三年(978)索清子”,可知此卷的抄写年代在太平兴国三年,抄写者是索清子。  据这两条写卷信息,我们知道《汉将王陵变》应产生于939年之前。  根据本变文的内容可知其应该是熟悉儒家经典的僧人。  二、《董永变文》的作时考论  董永的故事最早载于刘向的《孝子图》,主要的故事情节是董永卖身葬父。但是到了《董永变文》,内容却变成了卖身葬父母,文中说“所卖当身殡爷娘”、“父母骨肉在堂内”等。无独有偶,在敦煌遗

3、书中还有其他的记载与此相似,如S.133《秋胡变文》说“董永卖身葬父母,天女以之酬恩”;P.2193《目连缘起》说“且如董永卖身,迁殡葬其父母,敢(感)得织女为妻”;《天下传孝十二时》说“正南午,董永卖身葬父母。天下流传孝顺名。感得织女来相助”1等。由此可见《董永变文》的传唱时代和它们大体相同,或者要早于它们的时代。依据《董永变文》本身的信息我们很难判断它产生的时代,如果参照以上记载的话,我们知道P.2193《目连缘起》是道真在十世纪上半叶抄写的,《目连缘起》的创作应该早于它的抄写时间。那么,我们推知《董永变文》的创作不会晚于十世纪上半叶。  谢海平通过考证《董永变文》中的“八十贯”、“

4、百千”等,认为“作变文时之锦价,匹约百钱耳,其时当在玄宗天宝之前,或在太宗贞观间乎?”2此说值得参考。  《董永变文》的,笔者以为是佛教僧人。理由是变文说唱董永的故事时,其中有宣扬“帝释”的文句:“帝释宫中亲处分,便遣汝等共田常。”  三、《张议潮变文》作时考论  关于《张议潮变文》的创作时代,据文中“大中十年六月六日”、“先去大中十载”、“至十一年八月五日”等句可知其创作时间最早在大中十一年(857)关于《张议潮变文》的创作时代,据文中“大中十年六月六日”、“先去大中十载”、“至十一年八月五日”等句可知其创作时间最早在大中十一年(857)八月。据荣新江考证,张议潮称仆射的时间在858—

5、—861年之间。变文中称主人公张议潮为“仆射”,如“仆射闻吐浑王反乱”、“仆射遂号令三军”等,以此来判断,《张议潮变文》的创作时间应在张议潮称“仆射”的858——861年之间。又变文中有句“自十载提戈驱丑虏”,意思是说驱逐丑虏的十年以来。而张议潮848年率众赶走吐蕃守将,收复瓜、沙二州,到858年正好十年,以此推断,则《张议潮变文》的创作时间在858年的可能性很大。  关于《张议潮变文》的,笔者认为是悟真。  变文称张议潮的军队时说的是“我军”,如“我军遂列鸟云之阵”、“我将军意气怀文武”、“我军大胜”等。由此可知,变文的是张议潮军中的一员;并且据变文内容可知,对当时的军事形势、战争细节

6、了如指掌,足见他应该是军中的要员。考察在归义军初期的文坛状况,悟真最符合条件。  悟真是张议潮军幕中的要员,这样的记载见于“又随军幕,修表题书,非为继绍真师,亦军务要害,□前勤效”(P.3770)、“特蒙前河西节度故太保随军驱使,长为耳目,修表题书……累在军营所立功勋”(P.3720)、“盛年耽读骋风云,披检车书要略文。学缀五言题四句,务存遍计一生身”(P.3821)、“缀笺简而临机。赞元戎之开化,从辕门而佐时。军功抑选,勇效驱驰”(P.4660)等。  四、《舜子变》作时考论  关于《舜子变》的创作时代,学者有这样一些结论:  罗宗涛认为:“《舜子变》是唐以后完成的。”3  谢海平通过

7、考证“辽阳”认为:“魏改辽阳,北齐省,隋开皇十年(五九〇)复置,而改名辽山,唐因之。舜子变既有辽阳之名,其文当不得作于开皇十年已后。且变文之义,似其时辽阳亦为重镇,而辽阳至北齐时已省,然则舜子变之传说当适于北魏之际矣。”4  曲金良也认为是“晋后隋前”的作品,他说:“罗氏(罗宗涛)认为‘是唐以后完成的’的四条理由不足以成立,并提出“尽管辽宁辽阳县五代时叫辽阳,然《舜子变》中的辽阳显然不是此地,而是指在北魏时叫‘辽阳’,到隋开皇十年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