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

《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

ID:56016564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_第1页
《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_第2页
《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后滚翻与游戏》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滚翻与游戏》反思汉寨内中小学校刘淑静体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莫过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最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瓶颈。做得好,就会见成效,做得不好,就会流于形式。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清楚,任何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得到实效性地锻炼和发展。很多老师在课的设计上花样新,手段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情境中高效率的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师最应该考虑的因素。基于上面所述,对即将实施

2、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地预设,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流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最应该着手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的特性、学生的身体和生理特点进行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想与安排。《后滚翻与游戏》这一课,在新课程的视野下重新审度的教学设计,是对体育新课标理念较好体现的教学案例之一。首先,执教老师对本课的教材内容有着准确的定位。滚翻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性教材,小学到中学的各个阶段都有呈现,只不过教学的重难点有递进式的提高(组合与鱼跃)。本堂课是三年级滚翻单元教材中,学生在基本掌握前滚翻技术的前提下第一次体验

3、学习后滚翻技术。基于后滚翻教材的教学重点“翻掌贴肩”、难点“手掌撑垫”,执教老师对学生在本课知识技能学习和掌握的程度预设是完成后滚翻的前半部分而不是完整动作。教学环节设计上,执教老师紧扣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动作采用“操化”的设计,采取了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递进式练习,即在跑步热身过程中,复习低头团身抱腿动作,然后通过站姿翻掌贴肩推掌---蹲姿低头团身翻掌贴肩----坐姿低头团身翻掌贴肩---滚动状态中的翻掌贴肩的递进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模仿(老师和同伴的做法)——自己体验(不同状态下的团身)——同伴理论(对技术动作细节的讨论)-

4、--自主实践(互相帮助下,练习主动积极后倒,翻掌贴肩,手掌撑垫)——仔细观察(自己和同伴的动作差异)--自我领悟(争做最美小组)——实现超越(竞赛PK,不断超越)来逐步加深对技术动作的感知力。从站姿练到蹲姿做,如同弱-中弱-强-中强的动作干预,节奏鲜明,在过程性的动作体验和反复性的辅助练习中扎实有效地掌握后滚翻前半部分的技术动作要点,促进学生对后滚翻技术本体感觉的生成。其次,贯穿始终的整体情境创设非常贴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创设适合本年龄段学生学习锻炼的教学情境,会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

5、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本堂课执教老师以数字游戏为抓手,通过生活中的常见数字“O”和“1”的形象特征——“1”姿态挺拔:要求学生身体直立,抬头挺胸、手臂伸展到位;圆圆的“O”:要求学生低头团身。将滚翻技能的练习过程形象化,把学生的滚翻练习比拟成数字的变化,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和规范到位的示范中,让学生理解动作概念、感知动作特性。本课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围绕“O”和“1”的“形象特征”以及“O”和“1”的相互转换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跑步热身时,学生听到信号立刻找到一块垫子做“O”低头团身抱腿(复习团身紧)或做“1”直立(伸出一只手、两只

6、手,练习动作开始和动作结束时的身体姿态);垫上仰卧练习平躺的“1”变成“O”——仰卧团身翻掌贴肩(巩固练习团身紧);两人一组保护与帮助下“O”和“1”变成“1O”的合作练习:一人蹲立开始团身后滚至翻掌撑垫,同伴站在垫子的一头,双手扶住其双脚;游戏练习时,一组同学悬空仰卧在两块垫子间做“1”:身体适度紧张保持直体,背部与地面保持平行(发展学生的腰腹肌肉力量),其余的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跳过悬空仰卧着的“1”。纵观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这种贯穿课堂始末的整体情境创设,削弱了技能教学中的单调、枯燥成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

7、生的练习热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次,本课体现了教与学的主体转换意识。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从以“教”为设计中心转向以“学”为设计中心,做到“教会学生学习”。纵观整堂课,执教老师的示范动作屈指可数,但却规范到位。这体现了执教老师对于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主体转换意识——改变原有的单纯灌输式、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要求下的自我体验。本堂课除了必要的示范讲解(让学生了解动作

8、方法及要领),每一个动作技能都是通过集体的模仿练习、学生自己的反复练习、与同伴在互助下的合作(相互观察、对比、讨论、纠正)练习来巩固、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