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

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

ID:56018020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_第1页
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_第2页
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海语文高考阅读部分考点梳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阅读部分考点、知识点及答题要点的简要梳理1.词语的含义——临时赋予(1)(如名词、动词、成语等在文中的语境义)如“体无完肤”(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灵性”(情感和美感)名词性词语:解释为……的……(中心词是名词)(2)含有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比喻、反语、借代等,要注意找到本体,即一定要找到主语,行为的主体。2.句子的含义——含蓄表达(言外之意)、修辞表达(如比喻还原)解释句子含义的步骤:(1)将整个句子拆分成几个分句(一般和分值有关),分别来解释;(2)找到每个分句的核心词,重点加以解释。如“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北平有个边际、有历史文化内涵、亲切感和依恋情)“去天目

2、山,于是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一种长久愿望和庄重的活动)3.词语的表达效果——修饰性词语(如定语、状语等的限制作用)、富有表现力的叠词(强调语义、增强音韵美、节奏感等)、描写传神的形容词、动词(生动刻画、以动写静、使动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表到特殊情感等)4.句子的表达效果——(1)思考各类修辞句(主要有比喻、比拟、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反语、夸张、对偶、借代、引用等在文中的表现力);(2)思考表现手法;(3)注意可以有如下几种组合:两种修辞手法,分别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别分析,具体要看分值然后联系原文进行思考,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题步骤: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5.词语、句子、段落的作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考察:形式(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及其所表达的特定效果)内容(与文章中心或段落中心的关联及作者的情感倾向等)①词语的作用——能充当题眼、文眼或句眼的词语(点明主旨或强化某种思想感情)、能充当贯穿全文的线索的词语、具有特殊表情达意作用的词语等、能揭示特定的语义关系的词语(如复句中的关联词、段落之间的呼应性词语)②句段的作用——文中的总起性句段、过渡性句段和总结性句段:总起(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或为后文

4、做铺垫,埋下伏笔等);过渡(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埋下伏笔,补充交代等);总结(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要看在文中的位置。如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见2006关于“世纪之星——冰心”一文)典型例题:文章结尾引用诗句、名言、警句等的作用是什么?(1)诗句、名言、警句本身的含义,要与文章中心内容联系;(2)引用诗句、名言、警句具有的作用。(如诗句增强了文学韵味,使文章的情感饱满等)(3)深化文章主旨、强化文章内容③景物

5、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描写了……的景物;渲染了……的氛围;表达了……的情感;结构上的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做铺垫等)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主旨或中心、线索、表明写作对象、运用手法引起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6、文中段意概括——抓住段内的中心词或中心句概括(如议论性语段中段首的观点句或段尾的归纳句、记叙性语段中的抒情议论句等,概括时或删繁就简、或补足指代、或合零为整、或变换句式,如双重否定变肯定、反问变陈述、复句变单句)、抓住过渡句概括(注意上下语段之间的关系)记叙文:概括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议论文:抓住中心论点、抓住分论点、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等。说明文:明

6、确写作对象,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7.全文主旨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人生感悟、主观情思)、说明性文章的中心内容(事物的特点、功能、构造、成因、原理等)、议论性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的观点、见解)、写景状物抒情性散文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8.文章的结构(思路)分析①叙事性文章、散文——线索(实物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说明性文章——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由一般到个别、由主到次、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作用——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等)③议论性文章——论证层次(引论:即提出论点的总论

7、部分本论:即证明论点的分论部分——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结论:即归纳论点部分答题步骤:(1)先写了什么;(2)然后写了什么……以议论文为例,一般如此,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其次采用……的论证方法(喻证、引证、正反对比论证、引证),分析了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分论点)分析了中心论点,最后再次论证了中心论点。10.全文要点信息的归纳与提取——说明性文中的内容要点(如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功能、构造、成因、原理等)、议论性文章中的内容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