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

ID:56021481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_第1页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_第2页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一.本周教学内容: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教学要求](一)1.能根据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二)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三)1.通过实验,认

2、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教学内容]一、本周教学内容: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一(测量、运动和声)(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与其它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10-3k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做到三看,一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

3、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二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三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一要放正――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二要正视――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三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情况下应

4、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2.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常用的还有min(ute)、h(our)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in=60s,1h=60min=3600s。(2)实验室里,常用秒表测量时间,而生活中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是:钟和表。(二)运动:1.运动和

5、静止的相对性:(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一个事先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而言的。2.参照物及其选择:(1)参照物是指事先选定为标准的物体。没有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会不同。(3)参照物的选择必须恰当。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时候,就选地面或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按线路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6、线运动。按速度大小的变化又可分为:匀速和变速等。3.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计算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等。1m/s=3.6km/h。4.变速直线运动:(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快慢是时刻在变化的。用运动时间去除这段时间所通过

7、的路程,得到的只是一个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平均速度。(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的值是不同的。(三)声: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都是声源。(2)不但音叉、鼓膜、琴弦等固体能振动发声,液体和气体也能发声。各种管乐器就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3)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2.声音的传播:(1)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怎么传到人耳的呢?这是因为声源和人耳之间存在着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声源的振动通过声波传入人耳,使耳膜发生振动

8、,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传播的快慢:①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②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得最慢,大约是340m/s③在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着的声振动,在碰到障碍物时要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振动传到耳朵里,就是回声。3.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音量、声量):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①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传播的距离以及声音的传播范围有关。②响度的量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