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ID:5603185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_第1页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_第2页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_第3页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_第4页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摘要: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精神;创设探究性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关键词:实验;有效教学;提高;途径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86-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多

2、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也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迫于升学的压力,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轻过程、重结果;费时费力的探究性实验较少;有些学校的化学老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等等。长此以往,化学实验必将失去它应有的一些功能。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经过自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10一

3、、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1.精心准备课堂演示实验课堂上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目的地使实验中的化学现象简单、明晰、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此外,演示实验也是教师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的示范,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演示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精心准备每节课的实验,在实验室里将没有把握的实验先自我演示一遍。而在此过程中,教

4、师常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通过课前的准备,教师便将这些本来可能出现在课堂上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如二氧化碳使高低两支蜡烛熄灭的演示实验,有几次自我演示都出现失败的情况。如有时两支蜡烛一起熄灭;有时两支蜡烛都不熄灭;甚至有时高的蜡烛先熄灭。当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便马上查找原因。发现该实验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玻璃片一定要掌握方向,应同教材上的图示一样;②两支蜡烛火焰的大小应尽量相同;③二氧化碳最好是刚刚制取的;④存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体积大于烧杯的体积。控制好这些条件后,演示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了。10再

5、如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中,为了说明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我进行了以下实验:分别加热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课前我将这个实验做了一遍,发现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热后并没有变浑浊。经过我和几位化学老师的共同探讨,可能是因为实验室里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放置时间太长,已有部分变质。于是我改用新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实验非常成功。失败的演示影响师生情绪,引起学生疑虑,有时会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成功的演示则以令人信服的深刻印象,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用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

6、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正确处理实验意外现象化学反应大多发生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准备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当演示实验出现意外时,有的老师表现得比较慌乱;也有的老师不加分析重新再做实验;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置之不理或极力掩饰。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态度不严谨。如果我们尊重事实,因势利导,采取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那么这些意外现象反而会生成有利的教学资源。10如我曾经在一节公开课上,做氢气爆炸的演示实验时,就出现了一个意外。由于在公开课上比较紧张,

7、用底部带小孔的塑料小瓶收集好氢气后,一时忘记在塑料小瓶口放一根小木条,致使氢气纯度太高,实验失败。这时我并没有感到难堪,而是觉得这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我想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讨论,才能变不利为有利。于是我灵机一动,进行了如下设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氢气为什么没有爆炸吧!下面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来找找原因。”我的话音一落,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并很快有学生讨论出来可能是老师收集的氢气不纯。还有的学生的想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纯净的氢气应当不会发生爆炸。双方各持己

8、见,讨论非常激烈。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道:“我认为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氢气的纯度太低或太高应该都不能爆炸,必须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范围才会发生爆炸,实验失败很有可能氢气的纯度太高了。”此时,我因势利导:“这位同学讲的非常好!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须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爆炸,我们把这种体积分数范围称为‘爆炸极限’10。”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终于明白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还了解了“爆炸极限”这一概念。于是我又重新演示了一遍实验,实验获得了成功,震耳的爆炸声赢得了学生和老师热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