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doc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doc

ID:56036897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8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宋广军一、培养学生的兴趣1、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写字产生浓厚的感情。托尔斯泰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作为教师,要真心和学生经常交流,把学生当成教师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并把历朝历代的书家的学书典型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写字的重要性。从而,学生对自己平时不好好写字的坏习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加速了自己对练好字的愿望才会强烈,学生就会有积极主动地学习练字兴趣。2、给学生营造学习写字的氛围。自从写字课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以来,我们的学生对写字的热

2、情可以用强烈来形容,不为过。为了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闻到一股翰墨飘香的味道。首先,我们利用宣传栏以及标语,悬挂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等形式,向学生熏陶书法的魅力;其次,每个班级设立写字平台,主要是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和交流。最后,要求每个教师在上课和批改作业时,写字要工整、规范、到位,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用楷书书写。3、平时上课的内容要少而有链接,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写字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训练,它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工作。有的老师在上写字课的时候,都是布置好多的练习内容,就让学生自己看着抄写。这样的练习,纯粹是一种应付了事的过程,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写字水平没有提高

3、,事功半倍。因此,教师在上写字课时:比如,教人、大、天字,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字的共同特点,找出了它们的联系点;再分析每个的字的书写笔画,结构,笔顺;接着,教师示范写每个字,以让学生心中对这些字有数。这样,学生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就满怀兴趣地练习了。4、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指出其的不足。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时,不能用一棍打死方法,因为每个学生的写字作业都有其发光的优点。老师要用事实的方法肯定了学生的优点,表扬学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这样他们才有继续练字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还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但是,应考虑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及时地指出的不足要让学生看到和觉得的一致,这样就

4、会让他们深刻地领会到有了错误就应该改正。另外,要经常在班里举行优秀写字作业展,以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对练字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5、要经常举行写字比赛活动。校园是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良好的文化气氛无疑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定时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更宽地提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能对学生以美的熏陶。比如:在班里或学校里举行现场写字比赛、临帖比赛,让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激烈的比赛中,结果,对优胜的学生,我们以钢笔和笔记本作为奖励,对失败的学生,我们继续鼓励他们,希望他们下次有所进步

5、。二、培养学生书写习惯1、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不良坐姿问题非常突出,而且不规范。例如:头歪、肩斜、身歪、弯腰、把胸部靠桌沿等等。对这些的不良问题,教师在矫正时,先告诉学生正确坐姿的要求及要领: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在训练学生时,要求学生嘴巴要背要领,自己要按要领去练习,教师反复强调,并跟随学生旁边督促和纠正,做到学生心中记得要领,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形成良好的、正确的坐姿习惯。2、规范准确的执笔方法。现在的学生,因为电脑的普及,许多学生都懒写字了,加上家长没有督促到位,许多学生的执笔方法五花八门,最主要表现在写字握笔随便的问题。比如:学生执笔

6、时食指的第一节严重往笔杆凹进;第二节和拇指的第一节向外凸出,其余的指头太死死地收缩回掌心底端;握笔杆的位置太靠笔尖,使写字起来很吃力。对此,教师在矫正执笔时,先告诉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师当场示范并讲解给学生,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人人正确的过关,对没有做到位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纠正,以达到相结合的目的。3、要安下心来,坐下人来。在上课时,一堂课的时间是四十五分钟,要让学生在整堂课中保持安静的心境,练字是最佳解决的方法。老师可以一边让学生练字,一边培养学生坐得下、静得下的习惯。总而言之,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应常抓不懈,注重教学效果,教学质

7、量,形成真正熟练的掌握正确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