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

ID:56037954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8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_第1页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_第2页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_第3页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线下活动记录模版郑明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下观评课活动记录模板省浙江省区域、学校杭州市转塘小学学科科学活动名称《空气的热胀冷缩》时间主题、问题科学概念: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长大,手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形式观课评课主持人袁其伟参与人员郭榕忆沈建兴郑建强、郑明亮、沈忠餐、陈斌、许晓敏活动过程(一)趣味导入1.同学们,如果我将装满水的圆底烧瓶放入热水中,会?(边说边做,教师演示实验1)预测

2、: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教师提问:如果将里面的水倒掉一半,可能会怎么样呢?预测:水柱升不起来,因为水变少了预测:可能会喷出来,因为里面有空气,空气也会热胀冷缩3.教师演示实验2,提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预测:跟空气有关预测:空气热涨了,把水挤出来了主要结论与建议二、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刚才有同学说是因为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但是也有可能是水的热胀冷缩啊,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下空气的热胀冷缩吗?预测:用一个试管,上面弄一个气球,放到热水中,看看气球的变化,放到冷水中,看看气球的变化。预测:用一个小瓶子,盖好盖子,插好吸管……2、郭老师为

3、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可以选择的实验材料,(ppt播放),锥形瓶、平底烧瓶、试管、小玻璃瓶、橡皮塞、吸管、气球、塑料袋、皮筋、红色的水、烧杯、热水、常温水、冰水。根据郭老师提供的材料能再动动脑筋吗?小组讨论下。3、师生讨论:大家心里都有了方案,再来看看实验记录表,首先我们应该怎么做?预测:选好材料,设计好实验草图。预测:根据设计好的草图,选好材料,开始实验。提问:在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预测:安全、不能争抢,要排队4、温馨提示:1、组长领取材料需要有序2、注意安全3、小组合作,做完实验,整理器材放置桌面中间。【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画好草图,

4、选择材料。教师巡视。5、汇报交流学生汇报: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6、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都很不错,能够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三、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教师提问:空气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是如何运动的?如果你是其中一个空气分子,能表现下吗?2、教师提问:那么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地方?预测:空气的现象明显预测:体积变化明显,速度快3、应用:最后,郭老师有个忙要请大家帮帮我,我的乒乓球不小心弄扁了,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它重新鼓起来吗?预测:热水里泡一泡预测:乒乓球里的空气会热涨,让皮重新

5、鼓起来教师演示,结果没有鼓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4、完成练习活动反思与改进本节课致力于发展学生推测能力和证据意识,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的过程中,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物质世界的精彩。1.厘定核心概念,调整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个核心概念,创设一个环境来感染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大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上节课所学习过的液体的热胀冷缩以及喷泉实验来创设一种悬疑的情景,让学生惊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挑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起到复习、承前启后的

6、作用,还能为后面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做好了铺垫。2.梯度有序探究,推进简约课堂教学环节整合为“发现问题——猜测问题——自主探究——分析结论——课后拓展”的科学探究过程,致力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正是物质世界领域要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发现问题:利用上节课的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来复习,将水倒掉一半后,再来实验,结果与学生想象发生冲突,进而分析原因,推测可能与空气有关。通过提问:那么你打算怎样来证明空气热胀冷缩呢?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教师准备好的各种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

7、生活中,提问:乒乓球憋了,要怎么恢复?但演示实验用一个有洞的乒乓球,实验是失败的,原因就留给课后让学生思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的好良习惯。以问题为连接,推进简约课堂。3.顺应儿童发展,体现生本课堂整体课堂是梯度设计,由猜测到证明,思路清晰,围绕证明空气的热胀冷缩展开活动。学生通过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来证明空气的确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空气热胀冷缩的过程变化。在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中,也有些“陷阱”,比如试管,用试管和气球结合做实验,效果并不会太好,但这恰恰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原来空气原本的量少,实验效

8、果会不明显。在最后的总结部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请学生来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可以增强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自信和喜悦,顺应了五年级儿童该阶段特点。审核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