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

ID:5604130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8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一、探究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1、这个探究活动中所需要的生化条件为(恒温37度十分钟)2、我们在进餐的时候,反复咀嚼米饭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一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的缘故,随后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后才可以被人体吸收。3、消化液中不含消化液的消化酶的是(胆汁)二、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唾液淀粉酶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从口腔开始)酶蛋白质--------------氨基酸(从胃开始)(胆汁)酶脂肪---

2、-----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只可在小肠中)三、吸收营养物质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小肠很长表面有许多环型的皱襞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四、食品安全知识,常见的不安全食品绿色食品的概念(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产品)买袋装食品的时候应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成产厂家、营养成分搭配表、是否含添加剂等常见的不安全食品有:发芽的马铃薯、颜色鲜艳的蘑菇、加了苏丹红的食品、打了农药的食品五、心脏的结构1、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2、会填图:见教材第68页-----心脏各部分结

3、构和各腔所连的血管,瓣膜等3、心脏的功能:泵----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左心室将血液泵至(全身),右心室将血液泵至(肺)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心房------心室------动脉,不能倒流六、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概念特点分布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出去,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一般较深静脉将血液送回给心脏,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一般较浅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广泛七、血液的成分、功能与特点成分:90%水、还有葡萄糖,氨基酸等功能与特点:血液——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数

4、量最多,运输氧、二氧化碳;血细胞、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小,有核,吞噬病菌;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可能患贫血,白细胞增多,可能患炎症。八、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功能: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外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功能: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九、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开口

5、端鼻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对空气有(湿润)作用、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由(肺泡)组成的十、向澄清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十一、肾脏的结构功能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肾小管肾单位结构:有百万左右的肾单位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十二、尿的形成过程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不含血细胞和蛋白质)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不含葡萄糖)3、会填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见书第8

6、2页)十三、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大脑小脑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脊髓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脑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细胞体轴突树突突起十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1、反射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不需要大脑的参与,比较低级复杂的反射---后天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比较高级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结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十五、眼、耳的结构,视觉,听觉的形成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靠(睫

7、状体)来调节。它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物体成像成在(视网膜)上,因为它上面有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光圈相当于眼球的(瞳孔),胶卷相当于(视网膜)视觉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近视形成的原因,(晶状体)曲度多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带(凹透镜)来矫正。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十六、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

8、的作用。十七、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活动:生态恶劣现象这个题目老师们可以自己挖掘十八、探究酸雨、废电池的影响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我们用(食醋)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用(正常雨水)和(食醋模拟的酸雨)对照。2、酸雨会使土壤的养分发生变化,使使湖泊、河流、水源酸化,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等。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尘暴是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