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

ID:56043935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_第1页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_第2页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_第3页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_第4页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教案上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孟子》的语言特点。2、反复朗读课文,力争达到当堂背诵。3、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如使动用法,通假字等。4、学习古人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说理论证方法。 5、教育学生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逆境磨炼人才”的道理。[重点难点]:1、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深入理解第二、三两段。2、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力争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教学方法]: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3、讲授法4、课堂训练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设计理念]: 以紧密

2、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为突破口,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纽带,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人生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新课程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努力确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出示幻灯片2)同学们,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当中矢志不渝,立志报仇,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的雄风。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却沉溺于安乐享受之中,以至于最后重蹈覆辙

3、。那么,越王勾践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幻灯片3:题目]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5)二、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6、7)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他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他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4、《孟子》一书,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幻灯片8)1、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感受文章的气势和美感。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和气势。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指正朗读中的不当之处,教师点拨。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四、再读课文,疏通词句。(出示幻灯片9—11)1、

5、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2、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翻译中出现的疑难问题。3、教师设置翻译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效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起田间被举用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狱官市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担子,这样的使……受苦使……劳累使……挨饿穷困缺乏责任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违反,阻挠用这些来……增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常常过失,犯错误阻塞,不通畅奋起证验,表现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6、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明白在国内辅弼,辅佐相匹敌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存发展委靡死亡4、学生讲解课文大意,师生共同补充。五、文段分析,深入探究:1、第一段人物展示:(出示幻灯片12-1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问题讨论:(出示幻灯片18)(1)提问:请问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他们出身卑微,但经过一番艰苦磨练,最后都是出人头地。共同证明了人才的造就要经历磨难的观点。(2)提问:这六个人的写作顺序能不能调换?不能。他们是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3)提问: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7、是什么?引出后文的论题;举例论证作者的观点。3、继续分析课文第2-4段内容:(出示幻灯片19)(4)提问:第二段论述的问题和方法分别是什么?讲述人才造就的客观条件(道理论证)。(5)提问:第三段论述的问题和方法分别是什么?讲述人才造就的主观条件和国家兴亡的原因(道理论证)。(6)提问: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点明文章的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六、总结课文,出示板书(出示幻灯片20、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分别从人才造就和国家兴亡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文章首先谈的人才造就的问题。作者先以六个出身卑微,但经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